第207章 你賈張氏說自己虛胖,那我給你稱稱重
婦聯出麵。
代表了ZF。
拿著相關文件幫秦淮茹追求幸福生活。
易中海有什麼資格、有什麼理由不讓秦淮茹改嫁。
更何況婦聯的同誌們已經表明了來意,說她們接到了舉報,說四合院有人阻擾秦淮茹秦寡婦改嫁。
不讓寡婦改嫁的後果,也清清楚楚的擺在了易中海的麵前。
彆的不說。
一個開曆史倒車的罪名。
就把易中海給壓趴下了。
吃了啞巴虧的易中海,現在隻能把希望寄托在賈張氏的身上,雖然賈張氏有這個坑己方隊友的毛病,但人家有一個易中海不具備的優點,老虔婆好賴腦袋上還頂著一個秦淮茹婆婆的帽子。
兒子又是一個短命鬼,讓賈張氏白發人送黑發人,就這件事說出去,便會讓人下意識的泛起幾分對賈張氏的同情。
易中海趁著外人不注意的空檔,偷悄悄的向賈張氏使了一個眼色。
在秦淮茹改嫁的問題上,賈張氏跟易中海有著共同的利益。
都不想讓秦淮茹就這麼改嫁了。
都想通過秦淮茹改嫁一事,為自己謀取幾分利益。
說到底。
都是為養老。
接到易中海打來信號的賈張氏,忽的拿自己的身體說事,她認為隻要打著自己身體有病的旗號,婦聯的同誌們就不能讓秦淮茹改嫁。
至於彆的後果。
賈張氏暫時沒考慮。
她也委實想不到彆的理由了。
恬著一張不知道恥辱的臉頰,朝著婦聯發了聲。
“我剛才說了,我身體不好,我有病,是我兒媳婦秦淮茹孝順,我也不是好吃懶做,而是我的身體真的不允許我去乾活,總不能我出去掙幾毛錢,身體累垮了,淮茹再花幾塊錢給我看病吧!”
傻柱兩口子對視了一眼。
眼神中。
滿滿的都是震驚之色。
這話聽著可不像賈張氏說的出來的話。
賈張氏居然能說出這麼富有哲理的借口!
細細琢磨一下。
還真有點易中海道德綁架眾人的套路。
“你賈張氏這麼說,我們也不能逼著你乾活,畢竟你身體有病,掙三毛花兩塊,得不償失。”
賈張氏也是打蛇隨杆上的主。
索性趁著領頭的婦人話茬子,又開始給自己臉上貼金。
“我兒子前段時間出事了,哎!是他沒有福氣,不能跟淮茹白頭偕老,淮茹是個好媳婦,你們要是有合適的,給她張羅個後老伴也行,我老婆子沒有怨言,也不會扯這個淮茹改嫁的後腿,隻希望淮茹能夠將棒梗他們三個孩子撫養長大,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賈張氏的意思。
我都說我身體有病了。
你們總不能還讓秦淮茹改嫁吧。
卻沒想到婦聯的同誌們不按套路出牌,順著賈張氏的話茬子,反懟了一句。
“這是我們婦聯的工作,我們一定會為秦淮茹尋個不錯的伴侶,既然你賈張氏這個婆婆同意兒媳婦秦淮茹改嫁,那麼我們收到的你不讓秦淮茹改嫁的舉報信,它就是誣告,你也不用去街道學習了,這件事就這麼定了。”
領頭的婦人。
先說了賈張氏不想聽的話。
後一臉認真的朝著秦淮茹打了保票。
“秦淮茹,你不要有這個顧慮,也不要被這個寡婦不能改嫁的老舊思想所掌控,要勇敢的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為咱們廣大的寡婦改嫁的工作做個榜樣,三天後,就是禮拜天,你好好收拾收拾,我帶著人來你們大院讓你們相看相看,或者你直接跟著我去他們家相看,肯定讓你滿意。”
高血壓湧上了賈張氏的腦袋。
老虔婆突然意識到自己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沒聽婦人說三天就帶著秦淮茹去相親。
甭管是入贅,還是改嫁。
賈家可離不開秦淮茹。
也是戲精附身。
賈張氏手摸著自己的額頭,裝起了身體不舒服的把戲。
“淮茹,你攙著點媽,媽這個身子骨是不成了,你不要有心裡負擔,三天後,收拾的利利索索,跟著人家去相親。”
賈張氏遲疑了一下。
變換了口風。
“也彆跟著人家去相親了,同誌,你把那個後生直接領到我們四合院,讓街坊們一起幫著相看相看,淮茹是我兒媳婦,東旭走了,我把她當閨女養,相當於我嫁閨女了,隻要他們看對了眼,我這個當婆婆的不攔著淮茹。哎呦,我這個身子骨,真的不行了,全都是虛胖,都浮腫了。”
劉大美微微眯縫了一下眼睛。
她當然看出賈張氏在故意裝病。
把口中的吐沫吞咽到肚子裡麵,扭臉朝著一旁的小梅使了一個眼色。
“賈張氏,你沒事吧,瞧你這幅表情,你的身體這是出現了大毛病。”
不等賈張氏回答。
小梅朝著劉大美說道:“大劉姐,賈張氏身體這麼虛脫,秦淮茹要是改嫁了,賈張氏她靠什麼討生活,這也是一條人命啊。”
“那就安排入贅。”
賈張氏的身體。
哆嗦了一下。
好家夥。
真是兩手安排,見我身體有病,便想著給秦淮茹招個上門女婿,你們這是欺人太甚。
“劉同誌,我的身體,我知道,這要是人家剛招上來,我就給人家來一出病躺家,人家指不定怎麼編排我老婆子,我的意思,等我養好了我這一身浮腫的虛胖,我回鄉下老家,淮茹也好放心大膽的改嫁。”
聰明反被聰明誤。
賈張氏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她這番話把自己給折了進去,專門找倒黴。
今天下午。
婦聯的同誌們便已經將賈張氏的情況打探了一個清楚,知道賈張氏是個什麼樣子的人,也知道賈張氏跟易中海合稱四合院雙肥。
就衝這個綽號,就曉得賈張氏說了瞎話。
餓的浮腫跟胖可是兩碼事。
真以為劉大美沒有見過浮腫的人嗎?
純扯淡。
來四合院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給賈張氏稱重的準備。
一個體格肥碩的婦人。
後背扛著一杆大秤。
那種鄉下用來收購牲口給牲口稱重的大秤,秤杆差不多有雞蛋粗細,且兩米長,秤盤被特意做成了鉤子狀態,牲口身上綁著繩子,鉤子直接勾住繩子,上麵碗口大的大圓環裡麵塞根粗棍子,根據牲口重量決定兩個大小夥子或者四個大小夥子將其用肩膀扛起來。
今天說什麼也要給賈張氏稱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