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酒席中,棒梗登門要飯(1 / 2)

第179章 酒席中,棒梗登門要飯

“您。”秦淮茹看著賈張氏,道:“不會想拿飯盒做文章吧?”

見秦淮茹一口叫破了自己的算計,賈張氏瞬間倒吸了一口涼氣,瞪著一雙傻呆呆的眼睛,直勾勾的看著秦淮茹。

她這個寡婦兒媳婦也沒有那麼愚笨。

心中忽的提高了警惕。

現在的賈家,就靠秦淮茹在撐著。

真要是不跟賈張氏一條心,或者有了彆的想法,不管是對賈張氏,亦或者對賈家,都不是一件好事。

賈張氏寧願要個笨一點的寡婦兒媳婦。

笨。

意味著好拿捏。

自己說什麼就是什麼。

“傻柱不是喜歡往家裡帶盒飯嗎?等明天他去軋鋼廠上班,咱寫舉報信舉報他,就說傻柱偷挖軋鋼廠的牆角。”

賈張氏現在的狀態,像極了被人搶走心愛之物的毒婦。

自己得不到。

彆人也休想得到。

她寧願毀掉,也不能便宜了李秀芝。

秦淮茹可不想依著賈張氏的意思點了傻柱。

一方麵是易中海那裡不好交代。

就算秦淮茹再笨,也看出了易中海對傻柱的態度,明擺著指望傻柱養老的節奏,賈家把易中海養老的希望給掐滅了。

易中海能饒得了賈家?

更何況後麵還站著一個老不死的聾老太太。

另一方麵是點了傻柱,秦淮茹怎麼改嫁傻柱?

時至今日。

秦淮茹可清楚的記著賈東旭當初在醫院跟她說的那些話,隻有傻柱這個老實敦厚的老實人,才不會嫌棄秦淮茹是三個孩子的媽媽,才能對秦淮茹好,對棒梗他們好,讓秦淮茹無論如何也得看好傻柱,就算不能嫁給傻柱,也要吊著傻柱,不能讓傻柱結婚。

她故作吃驚的樣子。

隨後壓低聲音。

“媽,咱們點傻柱的原因,是傻柱結婚不接濟了咱們賈家,我們舉報傻柱挖軋鋼廠牆角,萬一害的傻柱把工作給丟了,以後還怎麼接濟我們家?更何況一大爺那裡也不好交代,四合院的管事一大爺,軋鋼廠的八級技工,記恨咱們賈家,咱們賈家一準沒有好果子吃。”

“淮茹,正因為這件事事大,才要易中海過來跟咱們一起商議,衝著易中海這個八級工的麵子,傻柱應該不會丟了工作,舉報信怎麼寫,如何才能不顯得事大,也是一門學問,我老婆子不識字,你是掃盲班畢業,得易中海跟咱們商量著寫。”

賈張氏想的很清楚。

遇上同樣來自農村的對手,必須劍走偏鋒,以邪製勝,方可為賈家掙得一線生機。

她的想法也不是讓傻柱丟了工作。

而是借機逼走李秀芝。

四合院有了李秀芝,就等於沒有了賈家的任何活路。顏值,李秀芝甩秦淮茹好多條街。賢惠,十個秦淮茹恐怕綁一塊,也不是一個李秀芝的對手。身份,李秀芝是黃花大閨女,秦淮茹是帶著三個孩子和一個婆婆的寡婦。

李秀芝跟著傻柱回到四合院,也就兩三個小時,甭管是言行舉止,還是街坊關係,都麵麵俱到。

無數街坊們誇讚李秀芝。

時間短了。

無所謂。

這要是時間長了。

誰還記得賈家?

估摸著街坊們都站在了李秀芝這一頭,包括易中海這個扒灰的老不羞在內。

威脅要扼殺在搖籃之中。

必須趁著李秀芝剛剛嫁入城內的機會,壞了傻柱和李秀芝的事情。

隻要傻柱的工作受到影響。

李秀芝的生活也得跟著倒黴。

很現實的一個問題。

都說嫁到城內吃商品糧,可這個商品糧真不是那麼好吃的。

戶口問題。

李秀芝戶口不在這邊,自然分不到糧食配額,沒有那就得去黑市裡高價購買。

很多時候,城裡人不娶農村女人,並不是看不起她們,實在是娶了的壓力太大,一般人根本娶不起,隻有那些名聲壞了、或缺胳膊少腿,很難在城裡討媳婦的人,才會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托人去鄉下說媒。

這是常態。

也是李秀芝當時見傻柱,四肢健全,長得勉強也能入眼,心裡會鬆一口氣的原因。

同樣也是易中海和秦淮茹犯愁的根本。

傻柱的條件,對鄉下女娃來說,誘惑力還真不是一般的大。

……

傻柱家。

一幫人推杯換盞之際。

棒梗帶著小鐺忽的闖了進來。

屋內的氣氛。

瞬間被凝固。

坐著的人和站著的人,都化作了呆若木雞的木頭人,齊齊將他們的目光彙集在了莫名其妙闖進來的棒梗的身上。

一方麵是揪心棒梗怎麼來了。

另一方麵是被棒梗手中的碗給嚇到了。

說是碗。

其實就是一個大盆。

結婚的大喜之日,你同院街坊家的孩子,手端著一個小孩能坐進去洗澡的盆子出現在吃席的現場。

明擺著來要飯來了。

一個人不行。

後麵還跟著一個。

八歲的棒梗帶著六歲的小鐺。

尼瑪。

在場的人,全都跟吃了死蒼蠅似的,心裡泛起了一股子淡淡的抑鬱。

四合院有個不成文的規矩。

飯前不串門。

吃中飯或者吃晚飯的當口,再大的事情,也得憋著,萬不能瞅著人家吃飯的當口,去人家家裡說事。

物資匱乏的當下,你專門瞅人家吃飯的當口來,主家邀請不邀請伱,真是一個天大的難題。

不邀請。

麵上無光,顯得主家不會做人,為人小氣。

邀請。

人家就做了那麼一點,自家人都不夠吃,你丫的吃了,主家就得挨餓。

周圍大院出現過主家隨口邀請,被邀請之人當真吃了人家飯菜,致使主家一家人餓肚子的事情發生。

故演變出了飯前不串門這個不是規矩的規矩。

到了飯點,再小的孩子,也得喊回自家。

想過種種可能。

唯獨沒想過孩子登門要飯這件事。

一時間。

都頓在了當場。

還有人把目光望向了傻柱,畢竟傻柱是當家作主的人,結果此時的傻柱,卻把他的目光落在了易中海的身上。

對傻柱而言,棒梗帶著小鐺登門要飯的舉動,可不是純粹在惡心傻柱,而是在打易中海的臉。

整個街道,所有人都知道易中海照顧賈家,賈東旭死了小半個月的時間,賈東旭的一對兒女手捧大盆滿大院的要飯。

說明易中海在過河拆橋。

傳出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