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植桐溜達了一圈,找到了刻字合作社,櫃台不大,與其他店麵共用一間門麵,櫃台裡擺著各式各樣的印章原材料,一中年男人坐在裡麵刻章,年紀看上去不像陳老。
唐植桐進來後,沒忙著打招呼,先仔細打量著琳琅滿目的印章原料、印章盒,印章以木質和賽璐璐居多,兼營各種石料、象牙等。
印章擺放緊密,跟其他店一樣,都沒有價格。
明碼標價是很久以後的事情,現在想知道價格,就必須得開口問。
“同誌,刻章嗎?”見唐植桐站在一旁許久,並沒有開口,裡麵的中年男人將刻好的章試了試印,收起後主動問道,態度比畫店的服務員好了不止一個檔次。
“勞駕,人名章多少錢一個?”唐植桐掏出煙讓了對方一顆,和氣的問道。
“要看材質。木質的五六毛錢,賽璐璐的八毛,石材的得根據材質定價。”中年男人接過煙,夾在耳朵上,回道。
“能來料加工嗎?”唐植桐看到櫃台裡的木質印章,想起家裡還存著好幾袋子檀木小料,打算廢物利用一下。
“可以,單純刻人名章兩毛一枚。”中年男人不厭其煩的回道。
“謝謝您。我前些日子淘了一塊材料,我拿不太準,麻煩您給掌一下眼,可以嗎?”唐植桐將程海送給自己的印石從兜裡掏出來,放在櫃台上推過去,一同推過的還有一盒大前門。
“您客氣,我瞅瞅。”中男年人先將煙收起來,才拿起印石端詳起來。
中年男人用放大鏡上下左右仔細打量一番,將印石放在櫃台上,開口道:“您這塊是正宗的田黃,好東西。”
“那我就放心了。您給估個價,這塊大概值多少錢?”聽對方提到田黃,唐植桐想起來了,這玩意素有“一兩田黃一兩金”的美譽,知道了材質,但唐植桐還想知道價格,於是追問道。
“您這塊料小,再加上這根裂太明顯,我個人估摸著值個四十來塊錢。”中年男人細心的給唐植桐指出上麵的瑕疵,說道。
“好嘞,謝謝您。我以為還能貴一點呢。”四十塊錢,作為一次牽線搭橋的回報,站在唐植桐的身份上,還是蠻合適的,他收起來也沒多少心理壓力,這還不夠投遞員一個月工資。
“這隻是原料,已經不便宜了,都快趕上黃金了。”中年男人將放在櫃台上的印石朝唐植桐推過去,看了眼唐植桐的穿著,並不廉價,才開口道。
“謝謝您,我心裡有數了。我回家找找料,再來找您刻章。”唐植桐收起印石,塞兜裡,跟人家點點頭,轉身離開。
刻字合作社男人的話給唐植桐提了一個醒,這隻是原料,想價格高,這東西得有更好的“工”才行。
唐植桐住的史家胡同南邊有個寺,叫臥佛寺,裡麵有一尊尺寸巨大的臥佛,是唐植桐小時候經常去玩的地方,據稱摸佛腳百病不生,於是佛腳包漿了……
前幾年的時候,曾有一陣僧人還俗潮,臥佛寺也就成了東花市玉器廠。
東花市這邊的居民又以早年的小商販、手工業者居多,有一些在合營時被玉器廠收編,開啟了坐班生涯。
身份的提升,使這些以前少言寡語的手工業者有了表達欲。
夏天乘涼的時候,唐植桐沒少聽他們在那講玉器的門道,其中有句話他印象特彆深刻,叫“三分料,七分工”。
玉是如此,想必田黃也是,如果想達到一兩田黃十兩金的價,那就得找個好的篆刻師傅才行。
關於印章材質,感謝書友“黃金血”指正,上一章修改後,評論被係統刪了,沒法回複,隻能在此說明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