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春日正好枝頭豔(1 / 2)

羨魚(重生) 周淩也 4624 字 2024-05-26

《羨魚(重生)》全本免費閱讀

萬卷書堂位置在福安宮正南麵,從福安宮到萬卷書堂,中間要穿過萬壽園。

這萬壽園乃是當年太祖皇帝為了孝敬母親所建,同皇宮北側的禦花園區彆開,方便太後與太妃們閒暇時遊賞休憩。

穿過萬壽園,便到了萬卷書堂。此處偏於一隅,幽深又寧靜,很適合讀書學習。

萬卷書堂再往南便是外朝,六部九寺及翰林院等中央官署的辦公地點就設在此處,也方便皇子們觀政及夫子們往來講學。不過內廷與外朝有著明確的界線,所以靜太妃才在一開始就叮囑眾人不可亂走。

眾人熟悉了一遍路線,大體將書堂前後參觀了一圈後,便又回到了福安宮。

因為她們首先要學的不是書本,而是六藝的第一條——禮。

接下來的五日,便先由梁宮令為眾人講解宮規,再由尚儀局二品女官孫尚儀負責教習禮儀,免得眾人在宮裡行走犯了忌諱,衝撞了天家。

作為宮中二霸之一的五公主,自然是本次講學的核心人物和重點關照對象,自然也被拎了過來,一同“重溫”宮規。

頭兩日學習宮規還算輕鬆,隻需要耳朵聽、腦袋記就好,後三日才真是讓人叫苦不迭。

宮中禮儀繁多,光是行、坐、站、拜四樣,就將眾人折騰得不行。

孫尚儀一邊做著示範,一邊講解道:

“‘行’講究得是步履一致,步速適中。落腳要輕,身形要穩,頭正頸直,不可疾行,不可弓腰縮背,手臂不可來回擺動,既要步穩而輕,又要身正而雅。”

“‘坐’、‘立’講究得是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席地而坐時,要做到胻不差而足不跌;坐於榻、椅之上時,需輕坐於座位前端,不可儘坐,背部要挺直,不可倚靠椅背,雙膝要自然並攏,不可就座後再整理服飾,變換姿勢時動作幅度不可過大。站立時,不可過於緊繃,也不可過於鬆弛。”

“行‘拜’禮時,要根據身份和場景選擇不同的禮節。比如見到陛下須稽首,拜頭至地;正式場合女子跪拜時須肅拜;日常行禮則多為揖禮、福禮、欠身禮等,各有標準,也各有不同,下麵我就為諸位一一演示,諸位認真看,認真記……”

孫尚儀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聽得眾人腦袋嗡嗡的,不過大家雖都豎著耳朵在聽,但是卻也沒真正往心裡去。她們都是名門貴女,這些規矩早就爛熟於心,還怕做不對嗎?

可若是這樣想那便是大錯特錯,除了葉蘭蕙,其餘幾人雖都是官宦人家出身,但畢竟不是皇室中人,就算是與靜太妃有親的許蘭茵,也沒有受宮中教習女官教導過。世家與皇家規矩到底還是不同的,她們能做到不出大錯便算是好的。

至於細節,落在孫尚儀眼裡,那真是不忍細看。

不過,前世作為皇家兒媳,宮規與禮儀薑澂魚自然是熟諳的。

六人中最令孫尚儀滿意的便是她,不論做何動作,都是一教就會,平肩直頸,落落大方,舉手投足都是刻在骨子裡優雅,自然得像是與生俱來便是如此一樣。

就連生在深宮、養在深宮的昌平公主,做起這些來竟也不如她來得遊刃有餘。

除了薑澂魚,禮部尚書之女鄭嘉表現也算可圈可點,畢竟父親掌管禮部,對於禮儀一道自然比旁人知道得多些。

其餘四人表現便有些不儘人意,方嬋與吳希嫻二人性格乖巧,教習怎麼說便怎麼做,算是中庸。

許蘭茵則仗著自己是靜太妃的侄女,被糾正了幾次後便開始對著教習女官們甩臉色。可宮中是何地方,怎會由得她撒野,教習也不給她留情麵,一視同仁,教訓起來絲毫不手軟。

笑話,她以為自己是誰,怎麼不看看太妃的親閨女也一樣在受訓呢。

不過,昌平公主畢竟是陛下最疼愛的妹妹,也是後宮如今掌事人的親閨女,教習也不敢過分為難她,見她累了便讓她休息,底下人忙不迭地端茶遞水,捶肩捏背,看得人好生眼熱。

昌平公主這些日子被拘得狠了,以前頑皮的性子雖收斂很多,可是這脾氣也是越發壞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