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秘銀集團為自己和盟友軍隊提供的全套裝備。”銷售指著第二層武器展廳介紹道,不過這些隻是二線維持治安的,真正高級裝備都不會在這裡展示。
“此外,我們還提供非製式武器和裝備定製服務。”
“請問這些武器的性能和價格如何?”古羅馬斯渴望了解雙方差異,比較價格,以獲得更高性價比的產品。
“請放心,我們均是按照基礎價格定製,確保每個顧客都能滿意。根據軍隊的需要,秘銀集團設計了不同級彆的武器,價格因級彆而異。這些武器在保證性能的前提下質量上乘,足以滿足我們的日常需求。”銷售繼續講解著。
“那麼,如何獲得更高級彆的軍備呢?”古羅馬斯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這需要購買許可證。對於沒有許可證的,每個客戶最多隻能購買十套。因為鈦礦城的部隊也使用同樣的裝備,產量十分有限,這些裝備目前尚不對外出售。若非市場拓展需要,我們也不會將軍備對外出售。”銷售再次強調銷售限製。
“一次購買的許可證是有限的,如果我們需要更多怎麼辦呢?”古羅馬斯問道。
銷售喝了一口茶,然後回答說道:“我們會適時根據產量及實際需求提高許可證數量。”
“那麼,你介意我更多地了解這些更先進、更高級的武器嗎?如果我要如何購買許可證呢?”古羅馬斯問道。
“當然可以,請隨我來。”銷售領著古羅馬斯和希利爾參觀展示區繼續講解著。
“古羅馬斯,這些武器普遍比下麵的武器價格高出一點五到兩倍,我感覺並不值得。我們需要更好的武器。”希利爾和他的大管家古羅馬斯一邊抱怨,一邊走向銷售員,畢竟這些武器裝備和他們預期的差距太大。希利爾想要的是和帝國最強黑甲騎士團匹敵的武器裝備,而這些顯然不夠先進。
“希利爾少爺可能不太清楚,即使是戰台下麵的裝備,已經算是頂級了,整個帝國也隻有一線備戰部隊才能擁有。而戰台二層的裝備,隻有帝國皇家騎士團才有。所以,我們不能拿這些普通裝備和黑甲騎士團的進行比較,那沒有意義。整個帝國的黑甲騎士團也就三四千人而已。”古羅馬斯耐心解釋道。
“那也不能拿這些破銅爛鐵糊弄我們,我們需要更強的武器。”希利爾依舊不滿。
“我們有一批重甲裝備,不過每人每月隻能購買一套,若是沒有購買許可證的情況下。”銷售員再次拿出重甲裝備這個炸彈,畢竟這可是大國利器,一般人根本不願意對外出售的。
“價格是多少?”古羅馬斯現在最關心的不是需要更好的裝備,而是價格問題。一層的騎兵裝備,每套需要五十個金幣,他們砸鍋賣鐵也隻能提供三千套而已,現在二層的最多兩千套。如果裝備的人數再少,那就沒有意義了。
“價格兩百到四百金幣一套,根據品質不同,價格也不同。”
聽到價格,古羅馬斯立刻否決了打造重甲騎兵團的打算。就連希利爾現在也不再說話了,四倍以上的價格,就算打造出來一千人的重甲騎兵團,也沒有任何意義。
“請稍等,我提一個問題。如果我們買不到許可證怎麼辦?是否有其他方式獲得更高性能的軍備?”古羅馬斯問道。
“明白了,如果貴方真的想擁有更高端的軍備,或許可以考慮自主研發。我們可以招聘相關專業人員或委托第三方機構研發武器,也可以利用現有的資金與資源從其他渠道獲取先進技術。”說著,銷售員提到了一連串技術術語,聽得古羅馬斯有些發愣。
“您說的跳躍性也太大了,我們隻是普通部隊,哪裡有這樣的技術資源?如果我們有技術的話,又何必找你們。我現在更好奇,秘銀集團這種規模的軍火製造商能造出什麼樣的神兵利器?”沒想到,希利爾竟然聽懂了對方的意思,這讓銷售員對這位年輕的白臉紳士刮目相看。
“秘銀集團掌握有各種技術和製造工藝。如果貴方有自己的技術,卻無法實現批量生產,我們可以提供代工服務。當然,我們隻會收取成本費用。”銷售員繼續解釋,畢竟,阿爾法公司能自主研發的技術還太過有限。
“這主意不錯。但如果你們得到了技術,卻不給我們生產裝備,或者高價轉賣怎麼辦?”希利爾跟著古羅馬斯往展櫃走去。
“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合同解決。在合同約束下,我們可以利用貴方的技術生產產品,然後以成本價售賣給貴方,當然,合同會規定具體的時限和數量。超過時限和數量之後,我們也會收取正常費用。技術交換就是我們相互提供技術資料,如果有合適的我們就進行交換,此後互不相欠。第三種情況,我們用貴方的技術生產產品,但不管賣給誰,售價都一致。不過,我們會按照約定,把銷售利潤的一部分分給貴方。”銷售員解釋道。
銷售人員指向第三層一個角落裡的櫃子,介紹說:“這些武器和裝備都是秘銀集團的最高性能產品,平時不會輕易示人。我們非常重視與貴方的合作,所以才破例展示出來,僅供參考,並不對外出售。”
希利爾顯然有些不解:“為什麼隻用來展示?”
古羅馬斯也略微不滿:“我覺得秘銀集團有故意藏私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