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赫野盤算,不如趁著己方勝利,占據著主導優勢,和洛國言和,談判一番得到一些賠償更為劃算。
道明帝看完奏報,將卷軸往案上一丟,臉上晦暗不明。
大臣一時猜不透他的心思。
“韃靼要與我洛國議和,要求公主和親,並且賠償他們白銀五十萬兩、糧食八千擔還有布匹、馬匹等。”
道明帝耷拉著眼皮,一字一句說的緩慢。
大殿上,群臣嘩然。
從前朝開始至今,約有三百多年,中原再無公主和親去蠻夷之地。
一聽這麼說,有些大臣已吵吵嚷嚷持反對意見。
“怎可議和,咱們洛國良將眾多,定能將韃靼打回老家。”
“公主和親,那我洛國兒郎的臉往哪擱?!”
“就是,竟然還讓咱們賠償銀錢、物質,想的倒是很美!”
“末將不才,願誓死前往涼州抗擊韃靼!”
“臣雖是文官,然邊關烽火未曾歇,何來心思嫁公主,和親若能保太平,鐵架銀槍作何用?!”
也有官員持相反意見:
“若和親、賠償可保洛國整體不受戰爭之苦,何樂而不為。”
“涼州大營號稱二十萬鐵騎尚不能抵抗韃靼,不議和一旦對方揮軍南下,江南之地豈不遭殃?”
“若以小的代價,謀取全局的安穩,倒也值得。”
......
姬無由麵上不顯,然心內有一絲擔憂,皇家公主,如今隻有五皇妹一人。他眼神掃視了一圈宗族的幾位姬姓王爺,雖有幾家有適齡郡主,但是,誰又舍得將自家骨肉送去蠻夷之地。
道明帝坐在上首,不發一言,聽了一耳朵,底下群臣的議論之聲。
他朝著左右相觀望了半晌,沉聲道:“右相有何見解啊?”
被陛下點名的史進彎腰出列,垂著睫,慢條斯理說道:“老臣愚見,既然韃靼願意歇戰,我洛國不若借此機會議和,以圖安穩國本。”
道明帝點了點頭,又看向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