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喬娘子有危險(1 / 2)

寧明旭見她催促,隻得捺下好奇,將自己的事情先說了個底掉。

到了寧波之後,寧明旭率領坤字旗,卻是最後出發的一隊。

三十年前,朝廷有重臣上書,認為萬邦降順,敢捋虎須的小國悉數打敗,已經沒必要維護龐大的水師艦隊,應將糧餉往邊鎮傾斜。

最終經過朝議,當年的皇帝便下詔裁汰海軍,以及長江各部水師衛所。

再加上水師將領搶占田地,造成軍戶逃亡情況越來越普遍,而他們卻趁機大吃空餉。剩下不過半數的水師官兵,也多被派去運輸。

種種因素疊加,導致的後果便是長江水師名存實亡,戰鬥力甚至不如江匪!

這次派出來剿匪的部隊人少,又分散成八支小部隊。眾人便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有的小隊申請了馬匹,從陸路騎行。

有的小隊借調了戰船相助,從江上行軍,沿途查訪賊蹤。

有的小隊則是務實,從陸路步行,穩紮穩打的搜索推進。

有的小隊卻是搞起了特殊行動,花銀子購買海盜的最新訊息,然後目標明確的撲向最近劫案的發生地。

寧明旭卻不急躁,任由其他小隊爭先恐後,他隻帶領坤字隊沿江迤邐而行。每日僅走二十裡,到了驛站便在附近紮營歇息。

剛開始,祖安、郝傑、吳象三人還很是不解,漸漸焦躁起來。直到在驛站處打聽到越來越多的消息,三人才有些服氣。

驛站自然是供往來官員、差役公事而設,這些人來來去去,往往口中都有官場中的最新消息,以及朝廷的公文、邸報等。

驛站附近通常還有相伴而生的客棧、食肆、酒店等,其中來往的多是行商、百姓。在這些地方卻是能聽到各種最新的傳聞,或者各地的新鮮事。

因此,寧明旭每到驛站都派人分散著打探消息。等眾人回到營地,在一起彙總、分析。

在這個過程中,寧明旭了解到其他七支小隊,已經陸續有些收獲。雖然沒有找到那夥海盜,卻是剿滅了些小股的江匪、山賊、強盜。

直到武昌府的大案傳來,寧明旭意識到這才是正主。當下他便率領坤字旗日夜兼程,直撲武昌府。

然而到了武昌,與本地官府、駐軍溝通後才知道,這夥人又沒了蹤跡。

這事都驚動了都指揮使司,派了上萬士卒,以及數千差役,竟然都找不到半個海盜的影子。寧明旭這點人自然也沒必要傻傻的去搜山。

線索斷了,寧明旭卻沒有氣餒,反是要來輿圖將自己關在營帳裡苦苦思索。

經過了兩日沉思,卻是毫無頭緒,寧明旭沮喪之餘便想起了喬亦雪。想到她在江陵地界,寧明旭忽然靈機一動。

這些海盜在武昌接連洗劫七座莊園,搶走價值數十萬兩銀子的財貨,更是不惜釀成血案。

關鍵還能以一百對五百,正麵打破包圍圈,擊敗官兵。

這說明他們與普通賊寇不同。

從寧波衛指揮使曹褒那得來的消息,這夥海盜應是與數十年前的倭奴海盜一脈相承,他們都是倭奴國的戰敗者,是職業武士,戰力超出普通官兵很多。

有這麼強的實力,那這夥人的胃口就不會小。

附近除了武昌府,當屬江陵最為富庶。偏偏江陵雖是荊州首縣,卻長期因無戰事而守備鬆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