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會?府衙縣衙共派了四百捕快,已經埋伏在鎮外。另有兩哨他縣巡檢司兄弟因路途稍遠,要下晌趕到。”石巡檢正色道。
“驛站和稅課局的人呢?”喬亦雪聞言稍安,有這六百外援,加上石巡檢這一百人,七個打一個總不可能敗吧。
“為了不打草驚蛇,暫時沒有通知本鎮的各方人馬,待得事發,臨時組織更好。”石巡檢搖頭道。
“既然如此,巡檢大人需要入內偵察,且用我的喜帖。我們就先回村裡,等待賊寇派人接親。”喬亦雪略微沉吟覺得他說的也有道理,便拿出喜帖道。
“好,我正需此物。喬娘子且回,我們按計行事。”石巡檢點頭笑道。
當下喬亦雪三人仍坐馬車回村,隻等下晌迎親隊伍來接。
吃罷晌飯,喬亦雪帶兩人到喬家大院等候。
喬家姊妹已經穿好吉服,兩人也不與喬亦雪三人多說,隻聚在一起嘀嘀咕咕。
“接新娘嘍!上花轎嘍!”未時二刻一到,大院外忽有村中頑童起哄般跑來報喜,迎親車轎到了!
花轎又叫彩輿,卻是前朝便有,本朝民間嫁娶也流行開來。路途近的用人抬,路途稍遠的便用馬拉車輦。
不多時,車駕隆隆,正是有馬拉喜轎到了。
隨行的主事者,正是石田的管事。先有喜婆子前來請喬氏姊妹上轎,又有隨從放鞭炮撒喜錢、發喜糖喜餅等物。
喜婆子滿臉堆笑,向喬氏姊妹走來“喬大娘子,喬二娘子,吉時已到,請上轎吧!願兩位娘子此去新婚燕爾,百年好合。”
隨從一邊放鞭炮,一邊向圍觀的村民撒喜錢“鄉親們,都來沾沾喜氣啊!今日石家娶親,大吉大利!”
村民擠在人群中,有那愛湊熱鬨的伸手搶喜錢“恭喜恭喜!石家真是大方,這喜錢撒得真多!”
嗩呐匠吹起歡快的迎親調,對提鑼者、提燈者等人道“各位兄弟,咱們得把這迎親調吹得響亮些,讓新娘子高高興興地出嫁!”
提藍者手中提著裝滿喜物的籃子,對旁邊的人嚷“這些喜餅喜糖,都是給鄉親們準備的。大家彆客氣,儘管拿!”
到底是熱熱鬨鬨將人接走,引得大石村民爭先恐後來看熱鬨。
喬亦雪和喬如槐本就是娘家人,倒也不用假扮,坐在同來的大車上同去。林秀兒挨著喬亦雪坐下,便開始戒備起來。
喬老頭按昨日所議裝起病來,喬家其他人留在家裡照顧。接親之人也不理會這些,隻要喬氏姊妹去了便好。
過不多時,隊伍到了鎮上,同樣吸引了不少人跟著來到萬新客棧。瞧熱鬨是刻在本朝百姓骨子裡的,很快便吸引了數百人。
隻不過多數人進不去客棧,都停留在場子裡跟著傻樂。有那肚子餓的便留下吃著流水席,其中自然少不了愛占便宜的已經吃了幾回。
喬亦雪三人做為娘家人,自然被禮讓進了客棧,倒不會檢查喜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