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農家要想跨越階層,若不是有天分傑出的族人,卻是需要數代的積累,強求不來。
過了小半個時辰,溫氏終於在小靈的幫助下,算出了純收入。去了成本,賺到那了十四兩二錢銀子。
其實這個收入已經相當不錯了,隻是有了薯條薯片的大進項,溫氏自然覺得有些抬不起頭來。人比人氣死人啊。
除了這兩項,另有桃子相關的產品,這個就更不行了。這麼長時間竟然隻賺了五兩銀子,喬亦雪無奈之下將積壓的都放進了空間保鮮。
買桃子就花了五十兩銀子,牛氏婆媳的工錢每月又有二兩。再加上買各種輔料製作桃脯、桃醬,這簡直是賠大了。
白氏這段時間知道桃子製品賣得不好,還和喬亦雪提過想自降工錢,被她含笑拒絕了。
喬亦雪知道這婆媳怕失去這份工,但她卻是心裡有數。
一來江陵這邊物產豐富,桃脯這樣的東西並不鮮見,而且價格貴,不是普通百姓消費得起。
二來她本就做了打算,以後去北宿島售賣。桃子到了那裡,身價可就完全不同了。彆人不去賺這宗銀子,是因為無法解決貯存問題。喬亦雪能啊。
經過一個月的忙碌,高家送來的桃子已經處理過半。牛氏婆媳再做一個月也就閒了,喬亦雪已經與她們說好,來鎮上鋪子幫忙。
值得一提的是喬如槐,因為有了那四十兩銀子的支持,又包了林子燒製木炭。
本來喬亦雪隻要求他每月送來三百斤木炭,這位堂哥不知道得了誰的指點,竟然月底還送來了三兩銀子。
喬如槐的說法是最近有個新開的鐵匠鋪,掌櫃的認為他燒製的木炭上佳,每月固定要千斤,還給了六文錢每斤的高價。
喬如槐覺得都是因為有了她借的銀子,才能得了這宗好生意,所以要分利給她。
喬亦雪本是拒絕的,奈何喬如槐有點軸兒,怎麼勸都不肯收回,她也隻得收下了,就當他是分期還本金便是。
然而,喬亦雪既為他賺了銀子高興,又有些疑惑不解。要知道,白馬鎮的木炭生意可是有三大家,尤其是茅家。
為何那鐵匠不找這三家,反是找喬如槐呢?最為關鍵的是價格竟然翻倍,這就不太符合常理了。
常言道,天上不會掉餡餅,真掉下來的八成是陷阱!
隻是喬亦雪想破頭也琢磨不出來哪有問題,又見喬如槐躊躇滿誌的樣子,也不好勸得太多,隻是提醒他小心些,彆光想賺銀子。
喬如槐倒是聽勸,隻是喬亦雪都想不出哪裡有問題,他就更是隻剩撓頭了。
雜七雜八的收入算下來,這一個月收入了九十多兩銀子。
這對喬亦雪來說已經很是滿意,最起碼不會坐吃山空了。
但有一個消息,卻讓她這段時間有些不安。
一個月前,清歡食肆才開張,就有過路行商帶來個消息,距離荊州府不遠的武昌府鬨江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