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嬸子聽了趙氏的話,也不甘示弱地反駁道“哼,喬三家的,你可彆被她的外表給騙了。我可是聽說,她在流放的時候,可是吃了不少苦頭的。”
趙氏聽了這話,心中不禁有些擔憂。她知道喬亦雪在流放的時候確實過得不好,但她也不希望這些過去的事情再被拿出來說三道四。
於是她歎了口氣,說“這些事情都已經過去了,亦雪現在手上還是有點銀錢的,要不怎麼買了高家的屋和地?”
楊氏聞言卻是撇嘴一笑“你要說起這事,我更看不懂了。這些個洋芋有什麼用?還巴巴的雇人來收,倒真是有銀錢沒處花了。”
“她嬸子,你要是不願意乾這活呢,現在就給你結半日的工錢。”趙氏雖然不想跟她起衝突,但見她越說越不像便也有些惱怒道。
“這話兒怎麼說,咱們都是十幾年的交情,沒必要為點口舌小事生分了。四嫂你也是,為啥非說這些不在行的話?”石五妹子笑著勸解道。
這楊氏嫁的人正是石五妹子的四哥,倆個人是親妯娌,平日說話生冷不忌。她說楊氏幾句,楊氏倒也不生氣。
“得,都是我的錯還不成嘛。我這不也是怕亦雪丫頭吃了虧嘛。”楊氏見沒人支持自己,又想多少賺點銀錢,隻得說句軟話。
趙氏出了名的性子好,日常有什麼咬眼皮的話,她也不惱。今日這番已經讓三人有些驚訝了,知道喬亦雪是她的逆鱗,也就不再繼續這個話題。
她們開始聊起了這土豆鬨出來的事,但時不時地還是會提起喬亦雪,似乎在她的身上總能找到一些談資。
楊氏雖然和楊健親戚關係極遠,但畢竟是同宗還同村,以往也沒少以楊家出個秀才為榮。
直到聽說楊健家的親戚犯了事,連累得血緣近的同族都被流放,這楊氏才低調起來,很怕楊家的事也牽連到她頭上。
喬亦雪回來後,楊氏也聽說了大赦天下的事,這才恢複性子。
趙氏也沒想到這楊氏多少還是向著楊健說話,惱怒之餘也有些想和她絕交的意思。楊氏的小姑子石五妹子會看眼色,便及時勸阻。
隻不過鄉間新聞少,幾人說著說著還是又提到了喬亦雪。
“他三姑,聽我們當家的說,亦雪在北麵賺了大銀子。是做什麼買賣呀?”石五妹子忽然笑嗬嗬問了起來。
“亦雪跟我略提了提,說是北邊天寒地凍的,缺少菜葉子。她在那邊鼓搗出了些青菜賣給富貴人家,才賺了幾兩銀子。”趙氏斟酌了下道。
“哎呀,那可了不得。彆說北邊了,就咱們這冬日裡也吃不上菜葉子啊。”石大嫂子驚訝道。
“這倒不稀奇,我聽說有那溫泉莊子,大冬天的也能種些瓜菜。隻不過都是富貴人家自己吃,哪有多餘的往外賣?”楊氏聞言也插話道。
“亦雪也沒細說,隻是她無意中悟到的法子。這夏天到了,也就沒什麼生意了。正好趕上大赦便回來了。”趙氏搖搖頭道。
“這樣說的話,也是一錘子買賣,總不能冬日又跑千裡之外去賣菜葉子吧?咱這冬季短,怕就賺不到幾個銀子了。”楊氏聽她這麼說,卻是笑道。
“這好不容易賺的銀子,可不能大手大腳嘍。他三姑,你當娘親的得替亦雪丫頭把銀子握緊些。”石大嫂子聞言臉色認真的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