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4章 太空武器?星際漁船!(1 / 2)

儘管對於常浩南提出的思路本身還有很多疑惑,但周平建還是根據習慣,首先回答了自己專業範圍內的問題:

“如果是正常情況下,也就是雙向合作的航天器交會對接,比如飛船和空間站之間,那麼精度實際上可以控製到幾厘米甚至更高,這也是我們載人航天工程即將準備進行驗證的關鍵技術之一。”

“但在進入對接走廊之後的接近段和平移靠攏段依賴微波雷達、激光雷達和光學敏感器,尤其最後150米左右幾乎完全依賴光學設備,而這需要在目標航天器上事先安裝並標定測量點,這是非合作對接中無法實現的……實際在我們的方案裡,如果連光學敏感器都出了問題,那就要考慮地麵乾預或者航天員手操對接了。”

由於資源投入加大,以及相關技術領域的成果爆發,在神舟五號和六號兩次任務圓滿完成後,載人航天工程的發展也隨之進入了快車道。

天宮一號和神舟七號現在幾乎處在同步研發階段,而全相位的自主交會對接方案也已經被基本確定下來。

因此周平建儘管事先沒準備過這方麵的材料,卻仍然可以應對自如:

“像這次的太空垃圾是一塊太陽能電池板,幾乎沒有特彆明確的光學特征,那就隻能依靠衛星導航設備和兩部交會雷達,精度……”

他沉吟片刻,在腦子裡過了一遍手頭技術的具體情況:

“初步估計能維持在米級以內……”

在軌對接給航天器留出的反應和控製時間畢竟更長,地麵設備也能給出時效性稍差但精度更高的測控數據,所以相比直接上升式反衛星來說,會更容易實現相同的瞄準精度。

周平建說話的這幾分鐘功夫,已經有不少人回過味來,大概想明白了常浩南的意思——

反正這個40396號空間碎片的軌道短時間內也不會變,那完全沒必要追求極限效率,而是可以打一個航天器上去,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軌道調整之後,再把它給撞下來。

而前者口中“米級以內”的精度判斷,好像也直接印證了這個思路的可行性。

一些航天科技集團那邊的同誌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似乎是在考慮該用哪種火箭和平台來執行這樣的任務。

但周平建本人,以及一部分經驗更豐富的老工程師卻知道,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雖然米級彆的精度足夠保證讓在軌航天器和目標碎片碰上,但這個過程本質上和今天早上美國人的反衛星攔截一樣,必須要精確命中特定位置,才能保證二者在碰撞之後同時離開軌道墜入大氣層。”

來自京城控製工程研究所、負責規劃神舟/天宮船站對接方案的謝永春副總師馬上說明了具體的問題:

“另外,太陽能電池板的結構主要是靠鋁框、玻璃和有機高分子聚合物組成的背板來維持,因為在太空中基本無需對抗重力,所以這個結構的強度一般不會特彆高,很可能在碰撞過程中發生斷裂,產生新的、更有威脅的空間碎片。”

剛喝了口水的周平建則補充了另外一種需要考慮的情況:

“這個4500mm*1500mm*25mm的尺寸數據是根據UARS衛星的設計圖給出的,實際考慮到此前已經經曆過一次非常劇烈的碰撞,這塊電池板現在很有可能已經處在彎折狀態了,未必是一個標準的形狀。”

國際空間站上的宇航員此前隻是目視觀測到碎片掠過而已,儘管人眼在太空中的可視距離會比大氣層內更遠,但在事前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仍然很難判斷具體形狀。

會議室內,原本稍微變得樂觀了一些的氣氛,也隨著後麵連續幾個操作層麵的難題被拋出,重新回到了有些沉悶的狀態。

剛剛卸去職務的上一任載人航天總設計師王誌永院士此時也在現場,隻是剛才並沒有表過態。

尤其在聽到常浩南的想法之後,就一直低頭在思考著什麼。

而這會兒終於抬起頭來:

“如果把窗口時間延長一些的話,我認為可以用機械臂來完成常院士的設想,我們空間站二期工程的規劃中就包括組合式機械臂的部分,包括國外也有類似的成熟技術,隻是現階段的定位和控製精度還不是很樂觀,更適合用於釋放而不是抓取航天器……”

這顯然帶來了一個全新的方案,而且結論也比剛才要樂觀很多。

於是很快有人接上了話:

“如果按照俄航天局通報,以及我們自己觀測到的情況來看,時間倒不算非常緊急,如果沒什麼意外的話,預計一兩年之內都不會和國際空間站有碰撞風險……”

“……”

相關話題的討論如火如荼,但最先提出這個思路的常浩南卻始終沒有再次開口。

一方麵,他本人的習慣就是在拋出自己的想法之後,先聽一遍其他人的顧慮和質疑,然後針對性解決。

另一方麵,之前“抓下來”的表述也確實不太準確。

所以在剛才這段時間裡,用自己不太熟練的繪畫技巧在本子上繪製了一張示意圖。

然後,趁著一個其餘人都沒說話的當口說道:

“機械臂確實是一項很有前景的技術,但正如王院士剛才說的那樣,還需要一段相對長的時間進行準備,而清理40396號太空垃圾這件事情最好還是趁熱打鐵……畢竟以美國方麵在輿論上的優勢,如果中間拖上個幾年時間,那到時恐怕很難再有產生足夠的國際影響。”

說完,從手中的本子上扯下一張紙交給旁邊的工作人員,示意對方放到投影儀的載物台上。

儘管工作人員受過專門的訓練,但在接到手裡之後,還是差點沒憋住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