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渦扇20,爭奪主動權!(2 / 2)

常浩南示意梁紹修靠近兩步,然後抬起手指向風扇後麵高壓壓氣機的部分:

“02批次發動機雖然沒有對基本結構進行修改,但是在三組間冷器的入口前麵分彆增加了一套凝水控製模塊,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應該可以明顯改善你剛才描述的那種情況。”

如果羅羅公司的那位理查德·帕特裡奇先生也在現場,那麼聽到這段對話之後想必會非常驚訝。

因為常浩南剛剛輕描淡寫的,正是他此前認為“難以在航空發動機上得到解決”的核心難題……

“所以,今天的試飛過程中特地安排三次穿雲飛行,也是為了驗證這個新的……呃……控製模塊?”

梁紹修眯起眼睛仔細打量了一番,但因為距離遠加上角度不好,並不能直接看出發動機內部結構上的變化。

隨著航空技術的不斷發展,飛機設計和航發設計的專精程度也愈發提高。

大多數人都無法像常浩南那樣,能在這兩條路線之間無縫切換。

“常院士。”

就在此時,一個聲音伴隨著急匆匆的腳步,從二人背後響起。

是全權負責渦扇20駐場試飛工作的副總設計師張振華。

手裡還拿著一份甚至沒來得及裝訂的紙質材料:

“這次試飛的分析結果出來了,新批次產品的表現……可以說完全出乎預料。”

剛才還帶著點將信將疑的梁紹修不由得睜大雙眼:

“表現……具體是指哪方麵?”

張振華頭都沒抬地回答道:

“相比於沒有經過升級改造的右側發動機,左側發動機的三號轉子在穿雲過程中所承受的衝擊力降低了大約75%,從而減小了大約90%的額外振動幅度,另外雲層對於燃油經濟性的影響也有明顯區彆……”

他一邊說著,一邊翻到後麵一頁:

“在以最大推力運行時,左發在雲層中的燃油消耗量隻有乾燥空氣中的107.6%,而右發則達到了115.9%,當然這種情況下的差距還不算太大……關鍵是以巡航推力運行時,左發在雲層中的油耗仍然隻有乾燥情況下的118.1%,而右發卻可以達到141.5%……”

“……”

梁紹修帶著滿臉震驚繞到張振華身後,親眼確定了一下紙上的內容:

“但我在圖紙上看……這兩台發動機隻是在壓氣機部分的結構上有很微小的區彆?”

“沒錯。”

常浩南向前兩步,從張振華手中接過了那份報告,一邊翻閱一邊解釋道:

“所謂凝水控製模塊,其實在機械層麵並不複雜,隻是一組額外的冷凝器,結合三個三通閥而已,真正的核心在於控製程序,需要保證進入間冷器的濕空氣溫度低於該條件下對應的露點溫度……”

“這個控製過程當然也比較複雜,但是相比於直接修改間冷器的循環參數來講,還是要簡單了好幾個數量級。”

梁紹修聽罷,連續張了好幾次嘴,但最後還是一句話都沒說出來。

行吧,反正他一個設計飛機的,隻要知道動力足夠好用就完事了。

幾分鐘的沉默過後,常浩南也大概瀏覽完了報告的全部內容,接著抬起頭看向梁紹修:

“梁總。”

後者的思緒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打斷:

“在!”

“我記得,按照計劃,運9會參加明年二月份舉辦的新加坡航展?”

梁紹修點點頭:

“對,已經在準備相關材料,準備向航展組織方提交了。”

“這樣正好。”

常浩南的語氣中帶著明顯的興奮:

“麻煩你和航空技術進出口集團那邊協調一下,儘量讓02號原型機參展。”

“另外,到時候我們也會送一個渦扇20的全尺寸模型過去,記得在飛機旁邊留一個足夠顯眼的展位出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