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我這輩子再也不喝酸奶了(1 / 2)

第349章 我這輩子再也不喝酸奶了

在高中階段的數學考試裡,一直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

——得選填者得數學。

大意就是說,數學如果想要考到高分的話,就已經要保持住選擇題和填空題的正確率。

畢竟選填一題5分,錯一兩道還行,錯三四道就開始有點肉疼了。

而大題部分雖然占的分值很高,但實際上大家能拿到的分數都不會差很遠,自然也就很難拉開跟隊友的差距。

因此,才會有了如是這般的說法。

所以在寫完了前十六道題之後,林寂秋覺得這一次的數學考試即便沒有十拿九穩,至少也得是四平八穩了。

結果第一道大題,就讓他有點懵圈了。

一般來說,第17題這個位置,要麼是數列推理,要麼就是三角函數運算。

總而言之就是,在第一道大題開局之後,林寂秋覺得自己就嗅到了一股不太美妙的氣息。

林寂秋的內心咯噔一下,瞬間臀肌一震。

暫且不說這道題的難度怎麼樣,光是這個題乾長度所帶來的視覺衝擊力,就已經有夠巨大的了。

因為最先映入林寂秋眼簾的,是一大片的文字。

再一次地按常理來說,18題的這個位置,應該也是難度並不算高的,計算概率或者數學期望的題目。

雖然考點的確也是必考的正餘弦定理和正切公式,但計算的過程明顯要變得複雜很多。

但是很顯然——今年的題目必然是出了什麼大問題。

“如果最高氣溫不低於 25,需求量為 500瓶;如果最高氣溫位於區間[20,25),需求量為 300瓶;如果最高氣溫低於 20,需求量為 200瓶……”

“為了製訂出最佳的銷售策略,公司統計了前三年六月份各天的最高氣溫數據後,得下麵的頻數分布表……”

“某超市計劃按月訂購一種酸奶,每天進貨量相同,進貨成本每瓶 4元,售價每瓶6元,未售出的酸奶降價處理,以每瓶2元的價格當天全部處理完……”

但無論是哪個,基本上都是最簡單和基礎的題型,跟前五六道選擇題一樣,屬於是送分題一般的存在。

這讓林寂秋都忍不住有點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用錯了方法,導致走上了一條彎路。

“按照往常的經驗,酸奶的銷售量與氣溫有著密切的聯係。”

緊接著附帶在其下的,就是一個花裡胡哨的數據統計表。

而當林寂秋懷著相當忐忑的心情翻至下一頁之後——

甚至有的時候,這種類型的題目還比前一道的17題還要簡單。

墨菲定律就這麼無情地在他的麵前應驗了。

尤其是第二個需要求解三角形ABD的小題,居然還需要使用一係列複雜的運算,再配合上相似三角形的知識點,才能求解出來。

懷著一絲敬仰而又有點顫抖的心情,林寂秋將目光緩緩下移,開始題乾。

幾乎快要占據了半頁試卷的篇幅。

可是這一次,出題老頭顯然沒有按照套路來出牌。

總之,林寂秋在讀完了一整道題之後,滿腦子就隻記住了一個詞——

酸奶。

講道理,林寂秋以前也算是半個酸奶的發燒友,偶爾也會在學校的小超市裡買點老酸奶或者風味發酵乳解解饞什麼的。

所以我特麼平時在你身上花了這麼多錢,你就這樣對待我是吧,狗酸奶!

繼續往下看,題目需要計算的東西倒也很常規,隻是分布列和數學期望而已。

但林寂秋略加分析一下後便發現,情況根本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第一小問的分布列倒是還好,並不算難。

但重點的第二小問,就複雜得有點黑紋了。

首先,光是n的取值就有好幾個區間,每個區間的情況都必須分開計算。

而氣溫又是一個另一個獨立的變量,在這個變量下,Y的取值也必須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