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兩人坐下後,小官也跳了上來,趴在柳羽身旁望著車外。
馮婉婷整理了一下思路便繼續娓娓道來:“武道修為一般分為武徒、武士、武師、武宗、武聖五個等級,每個等級又有初階、中階、高階之分,一般在低等級將要突破至高等級之時稱之為巔峰,也叫突破期。不過雖說武宗之上有所謂先天之境,也就是武聖境,但此種高人幾乎世間少有,即便是我也從未見過。另外這武道又分為真氣流和真力流,所謂真氣流是以修習體內真氣為主,講的是氣本無相,禦之有形,氣本無力,理以成力,氣本無神,冥為弘象。真力流則是外練筋骨,內練氣血,上伐以乘,煉骨精鋼,還本守原,以力破之。二者相較,其道分明。但要若論其誰強孰弱,確是要看自身修為如何了。”
柳羽從學武以來全憑自己摸索,雖然洞天寶戒內藏書繁多,但今天聽到馮婉婷的一番解釋後才覺茅塞頓開。
但對實力如何劃分還是不甚明白,接著問道:“馮姐姐,那如何判定實力修為高低呢?”
馮婉婷耐心解釋到:“看一個人的實力不外乎觀氣血、測力量、行周天、通經絡、活竅脈等一些技巧罷了,特彆是一旦將武道修為施展開來,氣勁迸發之間則實力如何就一目了然,往往實力高深之人即便你不施展功法,也能準確揣測。一般而言,真力流武徒不過三石之力,武士至多一鼎之力,武師則有百鈞之力,而武宗據說可達一象之力,傳說中修為達至武聖境的高人其力足有千鈞之力。但力量也不過是實力最基本的依據,很多內修之人,單論力氣不一定能夠超越外功之人,但其勁氣綿長,劍法刀法出眾也可斃敵,凡此種種不一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