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後幾年,南宋邊境狼煙四起,兵戈不止。
內部動亂不休,不斷有喬裝打扮的草原人出現,四處動亂,弄得民間怨聲載道。
大宋朝廷,起初手段尚算強硬,態度堅決。
那位身體好轉的新皇,原是家境敗落,比普通百姓,都強不了多少的窮小子,心下自是有著幾分卑怯。
登基之後,雄心壯誌,迫切想要做出一些成績。
證明自己,不弱於人。
用實打實的政績,堵住私下裡一些議論其出身不正的流言蜚語。
原先也兢兢業業,勵精圖治,原本凋敝的民生確實有所恢複。
然天下百姓尚未期盼多久,那位皇帝骨子裡,已經深埋的怯懦和平民百姓一朝翻身,血液裡的劣根性。
在其強自感受一遍當權者的辛苦後,終於爆發而出。
這位新皇開始貪圖安逸、耽於享樂,慢慢被紙醉金迷的**上層生活,侵蝕意識,消磨誌氣。
當初的豪情萬丈,終究如江水東流,不見蹤影。
尤其是一位閻姓少女的出現,更像是點亮了這位皇帝的人生道路,對其百依百順,百般恩寵。
雖早朝依舊,但原本就傷了身子的他,明顯在政事上,有些精力不濟,力不從心。
時間一久,更是荒廢下來。
又敵軍一麵暗地裡籌謀,一麵收買人心,攻破上層堡壘。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這世間從來不曾缺少,為銀子而冒險奔波的人。
有的是眼光短淺的官員,為了眼前利益,昧著良心做事。
這些人隔三差五地為敵軍進言,嚴明和談的益處,以大宋天朝上國的名頭進行道德綁架。
又被敵軍言語蒙蔽,自以為對方真心求和,自然說起話來,義正嚴辭,大義凜然。
久而久之,趙昀自然念頭動搖,於抵禦外侮上,顯得有些得過且過,對於境內部分異族人的搜捕、鎮壓,隻要沒有犯到臨安的地界上。
傳到他的耳朵裡。
自然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上行下效,地方上對於草原異族的搜捕力度,自然也就少了許多,隻要擺證不會出現大亂子,自己小命有保障。
也是一副做做樣子的架勢。
有些甚至還與其同流合汙。
不過,讓人驚訝的是,也不知因何緣故,對於邊關戰事,那位在眾人眼中,越發昏聵的皇帝,竟然絲毫不為眾人言語所動。
無論大臣怎樣勸說,這位新皇似是有所顧忌,絲毫沒有打消對外強硬的做派。
也是因為如此,這幾年來,邊關才能在幾位將才的全力調度、全軍上下眾誌成城的情況下。
牢牢守住邊關,與敵軍進行了上百場大大小小的廝殺,寸土不讓,不讓其越雷池一步。
至於大宋內部的騷亂,大種花家,從來不缺少行俠仗義的勇士。
對於在宋境內作亂的草原蠻子,在官府不作為的情況下,以丐幫和全真教為首的武林中人,真正用手中刀劍,詮釋了何為俠道。
令大宋朝堂真正見識到了,何為匹夫一怒,血濺五步。
一時間,南宋草莽江湖的力量,也令草原人被震懾,投鼠忌器,不敢輕舉妄動。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趙昀的行事,已經越發肆無忌憚,五年了,一些事情應該已經布置妥當了,也該完結了。”
李天生腦海思緒湧動,將手中茶盞中的茶湯,一飲而儘,喃喃幾句,心中作出決斷。
起身而行,踏步一跨,瞬間出現在數丈以外,縱身一躍,白影閃動,駕鶴穿雲,朝著山外而去。
一周之內,連續造訪了丐幫、桃花島、全真教、北部邊關等地後,施施然,徑直朝著一處方向行去。
“這一天終究來了,終於……要開始了嗎?”眾人不約而同,望著那道消散在雲霧中的身影,心中暗道。
一時間,整個大宋波譎雲詭,暗流湧動。
……
半個月後,幾大北部邊關巨城,同時派出大量兵馬,主動朝著敵軍進攻。
正麵戰場的交鋒、夜襲、搗毀糧草、刺殺主帥、火攻敵營、誘敵深入、炸降、聲東擊西……
剛開始,草原人被宋軍層出不窮的計謀,火山爆發似的手段,弄得疑神疑鬼,焦頭爛額。
著實損失了不少人馬。
但軍中還是有些能人,一段時間的緩衝和適應後,就快速做出應對,進行布置,做出各式各樣的反擊。
雙方一時間你來我往,打得有聲有色。
形勢並未如往常一般,再陷入僵持。
這一次,無論是大漠草原,還是南宋,似乎都極有默契,並未罷手的意圖,打著將對方一舉拿下的主意。
擊退敵軍的又一波進攻浪潮後,盔甲染血的楊康,雙眼淩厲地盯著草原軍隊撤離的方向,手中長槍又握緊幾分。
“將軍,這次這群韃子來勢洶洶,連日來持續不斷的進攻,看來不達目的,是不會罷休。”
“僵持數年,耗費大量糧草,大宋占據富庶的中州,都尚且已經支撐不住,這些草原人生活在相對貧瘠的大漠,這樣曠日持久的戰爭,早就令他們不堪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