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啥事?不是你說百姓隻是為了吃飽肚子嗎?”李世民一邊吃驚說,一邊重新坐了下來。
“陛下,人的思想會隨著所得到的發生改變。比如你,你們李家剛起兵時是想著做天下之主嗎?不見得吧,我猜想你們李家剛起兵時是想著擁兵自重,為自己的子孫後代謀個好的出路吧?後來隨著你們打下的地盤越來越多,手下小弟也越來越多,你們的目標也發生了改變。看著天下沒有一個能打的對手,你們這才把目標定為坐擁天下,是這樣吧?”
看到李世民不吱聲,張牧繼續說道:
“百姓也是這樣,百姓一開始確實是想著吃飽肚子,這是最基本的事。隨著他們吃飽肚子後,他們想的是吃的好,吃的精,吃的有營養。最後甚至是有餘錢去旅遊,送孩子去好的學校讀書。總之,人心就是貪心,永無止境,不可能滿足。。”
“那這個局怎麼破?”聽到張牧這話,李世民趕緊追問道。
“簡單,讓大家都是一樣的。貧富兩級分化是矛盾的集中點。隻要所有人都是差不多的,那貪心就會被無限的壓製。如果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那貪心就會被無限放大。當大到一定程度後,就算大家能吃飽肚子,也可能會搞事情。這麼打個比方吧,在沒吃飽肚子時,吃飽肚子是第一要數。當吃飽肚子後,大家追求的將不再是普通糧食,而是精神糧食,我管精神糧食叫做幸福感。隻要大家幸福感強,那麼大家就能安居樂業。如果幸福感不強,那大家就算天天大魚大肉,心裡也不舒服,想著搞事情。”
“小牧,這個幸福感從何而來?”李世民越聽張牧這話就越上頭。
“問的好,幸福感是什麼?其實很簡單,幸福感是比出來的。不是說錢多就有幸福感,也不是說錢少就沒有幸福感,其實幸福感跟錢多錢少沒關係。打個比方,如果我家有十貫錢,你家有十一貫錢,那麼我是幸福的,幸福感爆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非常友好,會和睦相處。如果我家有一萬貫錢,你家有一千萬貫,那麼我是不幸福的,我的幸福感等於零。在這種情況下我會仇視你,眼紅你的錢財。你也會想儘一切辦法打壓我,讓我沒有出頭之日,防止我翻身,錢財超過你。這就是矛盾,這就是動亂的前兆。如果一個朝代發展到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時,那麼這個朝代離滅亡就不遠了。”
李世民:“………………”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貧富差距?小牧,說的好。當年我隴西李氏之所以要起兵,就是看到前隋貧富差距太大,已經到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境地。為了活命,百姓隻能跟著我們造反。”
聽到李世民這話,長孫無垢開口說道:
“我倒是覺得什麼吃不飽飯,吃得飽飯,這都不重要,貧富差距最重要。如果所有人都吃不飽飯,那大家也不會想著搞事情。反正大家都是一樣的,等死唄。可是如果有人餓肚子,有人卻有饅頭吃,那必定會引起紛爭。所以,貧富差距是引起紛爭的第一要數,這和吃不吃得飽飯無關。”
“有道理,世家現在之所以吃癟,就是因為他們有錢,百姓仇視他們,這才是重中之重。”聽到長孫無垢這話,李世民很是讚同。
張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