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啊,你費儘心機的打製這些東西一定是留著打仗用的吧?可是你看看你的圖紙,隻有槍杆子,沒有槍尖。所以我在打製的時候在槍頭上就了一個卡扣,然後再打製同樣有卡扣的刺刀。平時訓練時就用槍杆子,等打仗時直接把刺刀安上,這樣就能衝鋒殺敵。”
張牧:“………………”
臥槽,人才啊。
後世的步槍不就是這麼來的嗎?射擊時使用子彈,這是熱兵器。等衝鋒時上刺刀,這樣就又變成了冷兵器。
一舉兩得,經濟實惠。
“鐵哥,真有你的。等你再想生兒子時,我還幫你的忙。”
“小牧,孩子是肯定不生了,生多了壓力大,養不起。”
此時張牧哪裡有心情跟魯鐵說這些?直接扛著一杆鐵槍走出了鐵匠鋪。
然後去拿了一把子彈裝,又抓了一大把牛皮紙包裝好的火藥往打靶場走去。
這打靶場是薛仁貴親自督建,薛仁貴那廝的射箭技術相當牛逼,也很嘚瑟,是虎賁軍中公認的神射手。
當然,薛仁貴也有嘚瑟的本錢。
曆史上,薛仁貴跟隨李老二東征高句麗,就有薛仁貴三箭定天山的記載。
放眼當今整個天下,薛仁貴說他是第二神箭手,根本就沒人敢排第一。
平日裡薛仁貴沒事就到打靶場練箭,而且他還把射箭分了三個層次。
第一層是上箭,射靶子。
第二層是中箭,射移動的靶子。
第三層是下箭,在靶子上拴個麻雀,再讓虎賁軍小兵痞子舉著靶子到處亂竄,薛仁貴騎馬射靶子上的麻雀。
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練習,薛仁貴上箭,中箭都已練的爐火純青,現在正努力學習下箭。
當張牧來到打靶場後,薛仁貴正在練下箭。
幾十個禦林軍小兵痞子每人舉著一個木靶子在打靶場到處亂竄,薛仁貴騎著高頭大馬彎弓搭箭。
時而坐在馬背上射箭,時而提起馬韁高高躍起射箭,時而站立於馬背射箭。
不得不說薛仁貴的動作非常漂亮,乾淨利落,沒有一絲一毫的拖泥帶水。
看到張牧過來,薛仁貴騎馬衝了過來。
“大帥,怎麼著,你也喜歡箭?”
張牧:“……………”
“老薛,你那玩意過時了,以後箭人沒有槍手吃香。”
聽到張牧敢說弓箭的不是,薛仁貴立馬臉色一沉。
“大帥,你是大帥,末將理應聽你的。你可以打末將,罵末將,甚至侮辱末將,請你不要貶低弓箭。弓箭對於末將來說就是親爹親娘,末將已經和弓箭融為一體。箭既是人,人既是箭,末將是大家公認的箭人。”
張牧:“……………”
“老薛,敢不敢跟我比一場。”
“比什麼?”
“射箭。”
“大帥莫要自取其辱。”
“你就說敢不敢。”
“好,如果大帥能僥幸贏了末將一招半式,末將就將虎賁軍第一箭人的稱號送給大帥。”
張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