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
“以工代賑?什麼意思?”
“以工代賑就是指州府投資基礎設施工程建設,讓災民參加工程建設,獲得勞務報酬而取代直接救濟的一種扶持政策。”
聽到這,李世民大為歡喜,立馬繼續問道:
“小牧,你仔細說說,這以工代賑怎麼實施?”
“陛下,鬥膽問一句,你是不是囤積了大量的軍械,糧草用來準備攻打東突厥?”
李世民:“……………”
“東突厥屢次犯邊,還羞辱過太上皇與朕,不滅東突厥,誓不罷休。”
“陛下,這就簡單了,把準備攻打東突厥的糧草,錢財拿出來,咱們修路。俗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張牧話還沒說完,李世民就打斷說道:
“不行,攻打東突厥是朕畢生的願望,絕不能放棄。”
張牧:“………………”
“陛下,你聽我把話說完。我們把這些糧草,錢財拿出來修路,修長安到北邊邊境線的路,修水泥路。這樣一來,不僅能通過修路改善以後運送糧草到邊境線上的時間,通過災民參加修路發放勞務報酬實現賑濟。還能讓長安地界的百姓不討厭災民,雖然災民的到來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不便。可是如果能把他們搭橋修路,他們也能得實惠。”
李世民:“………………”
“小牧,你的意思是修路是為了以後攻打東突厥做準備?”
“不然呢?陛下,你是帶兵之人,你可知道為何平日裡糧草充足,一旦打仗就糧草不足?”
“這簡單,平日裡軍隊駐紮在地方,糧草地方供應。可是打仗不一樣,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需要征調民夫不遠千裡的運送糧草,這一路人吃馬喂的都是錢糧。一車糧食從地方運到前線,直接能被吃一半。萬一遇到陰天下雨,道路難行時節,可能直接給吃完。當年劉邦起事,不就是因為這個嗎?而且等他們返程,還要吃糧。這也就是說,戰時吃的糧比平時多三倍。”
“陛下,這不就結了。我們修水泥路,水泥路知道吧?就是我們腳下的這種路。陰天下雨也不怕,平坦如晴日。等攻打東突厥時,運送糧草,豈不是容易的多?再一個,就算不修路,災民沒飯吃,陛下你難道眼睜睜的看著?為了攻打東突厥,眼睜睜的看著災民餓死?”
聽到張牧這話,李世民愣住了。
自從和張牧做生意,自己富裕起來,就沒少為攻打東突厥做準備。
剛剛過去的渭水之盟可是時時刻刻在提醒自己,東突厥必須除去。
以前窮,沒法子,隻能忍氣吞聲。現在有錢啊,自己手下的一幫老將還沒老透,必須一鼓作氣拿下東突厥。
“小牧,如果朕把為攻打東突厥準備的錢糧拿出來交給你賑濟災民,你多長時間能把災民安置好?”
張牧:“……………”
“一年,給我一年的時間,我就可以把這些災民安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