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康熙皇帝“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政策的進一步改革和發展。雍正時期開始實行。這一製度的實行,減輕了無地、少地農民的經濟負擔,促進了人口增長。勞動者有了較大的人身自由,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賦稅規則的簡化減少了官府打馬虎眼任意加稅的可能。
可以這麼說一句,攤丁入畝的實施,直接為清朝三百年國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攤丁入畝直接導致州府放鬆對戶籍的控製,農民和手工業者從而可以自由遷徙,出賣勞動力,增加收入。
各省地方州府,隻需查清各處地畝多少,按畝均攤稅賦。不再像以前那樣,到處數人頭收稅。
因為有人才能收稅,所以各地州府都嚴格控製自己治下的人員流動,唯恐人口流失,收不到稅。
想到這,張牧就衝李世民說道:
“陛下,你知道世家有多少部曲嗎?”
李世民:“………………”
“雖然他們也上報過,可是朕也知道這不是真的。他們實際擁有的部曲肯定不止他們說的那麼多。”
“陛下,這就是弊端。按人頭收稅,所有人都想著藏匿人口。隻要不記錄在案,那就不用交稅。他們世家擁有大量的土地,又有本事藏匿人口,他們交稅反而不多。尋常百姓,官府天天盯著,哪裡有能力藏匿人口?他們的土地又少,反而要多交稅。看到世家有能力藏匿人口,百姓肯定都消尖了腦袋往世家那鑽,隻要得到世家的庇佑,就不用交稅。雖然世家會收稅,可是比朝廷少啊。長此以往,世家隻會越來越壯大。陛下,這合適嗎?”
李世民:“………………”
“小牧,你說的這些朕也知道。可是又怎樣?朕又不能一家一家的搜查,把他們藏匿的人口給搜出來。就算搜,也搜不到。天下這麼大,你搜這邊,他們就把人口給轉移到那邊。等你搜查完,他們再把人口轉移回來。這根本就是徒勞無功,沒有辦法。”
“陛下,攤丁入畝啊。咱們不按人頭收稅,咱們按土地收稅。土地你總搬不走吧?你種多少地,咱就收多少稅。不管你有多少人,咱就按土地來收稅。還有做生意,咱們按你的營業額來收稅。不管你店鋪裡或者工坊裡有多少人,咱就按你的營業額來收稅。比如商品稅是二八開,你每賣出一貫錢的商品,咱就收兩百文的稅。當然,這隻是打個比方,具體收多少,得和房相他們商量。”
聽到張牧這話,李世民和長孫無垢驚呆了。
攤丁入畝?商品稅?
如果真要這樣,那誰還能逃稅?
你的土地你藏不了,不管你有多少人,咱就按你土地來收。
還有商品稅,以前都是按人頭收,這隻是收了工人的稅,那些做生意的東家,你沒辦法收稅。
賺的多的,收不到稅,反而收了那些乾活賺的少的,這不是劫貧濟富嗎?
一陣沉默過後,李世民沉聲說道:
“小牧,你聽好了,剛剛你所說的話,不可外傳。”
聽到李世民這話,張牧也理解。
攤丁入畝就是改革,隻要是改革就會動一些人的蛋糕。
你動了人家的蛋糕,人家能不反抗?!
曆朝曆代這種改革都要死人,更有甚者會天下大亂。
現在李世民肯定不會大規模的改革,這樣阻力太大。
不過,張牧也不擔心李世民會無動於衷。
作為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他如果連這點魄力也沒有,那隻能說明自己穿越的朝代不對,出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