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帝國一統,智囊劉伯溫(1 / 2)

《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兒子!》全本免費閱讀

實際上,朱老心裡更傾向於劉伯溫。

他深知,劉伯溫的才識實超李善長,隻是李善長在人際交往和政略上更勝一籌。

既然李善長能提出這樣的策略,那麼才智更甚的劉伯溫呢?

必然也有對策!

或許,他的計劃會更為出色。

如果劉伯溫能提出更優的方案,朱老就能借此良機,封他為侯。

其實,以劉伯溫的功績,大明立國後,封侯是理所應當的。

況且,當初**行賞時,馬皇後就建議封劉伯溫為侯,但朱老在這一點上有些心胸狹窄,隻給了他誠意伯的稱號。

何故?

因為劉伯溫骨子裡那份文人的清高,特彆是他那卓越的才華,讓他內心驕傲,對出身草根的朱老帝多少有些輕視。

因此,朱老在冊封爵位時,有意壓製了劉伯溫。

倘若劉伯溫肯向他低頭,現在絕非僅是誠意伯。

或許已是侯爵。

甚至公爵亦非不可能。

當年一同打天下的眾人中,他的爵位最低。

對此,朱老心中略感內疚。

畢竟,劉伯溫在征戰中確實立下了汗馬功勞,沒有他的輔佐,朱老奪取大明江山絕不會如此順利。

能否封侯,就看這次劉伯溫的表現了。

\"陛下!\"

\"微臣確有一策,大明皇族繁衍至第九代,人口眾多,即便傾儘國庫,也無法供養所有宗室成員。\"

\"既然如此,為何不精簡一部分宗室成員呢?\"

\"我大明的宗室爵位僅分八級,按陛下原有規定,降至第八級奉國中尉後便不再降低,陛下可稍作調整,若第八級爵位的後代未對大明有所貢獻,無功績,可保留宗室身份,但無爵位,無俸祿。\"

\"欲有爵位,享俸祿,必須立功方能獲得。\"

\"如此一來,大明宗室數量將維持在可控範圍,不至於膨脹至數十萬的驚人數字。\"

\"陛下您的恩澤庇護至第七、第八代,已顯仁慈,大明宗室定會感激陛下。\"

\"正如古語所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便是此理。\"

\"這!\"

劉伯溫此言一出,朱老神色一怔,果然是劉伯溫啊!

他的提議與朱肅的中策有許多相似之處。

然而!

朱肅提出的策略,詳儘且無懈可擊,連老朱都無法挑剔,劉伯溫的計劃相比之下顯得過於保守。誰能預測到第八代時,明朝皇族的規模會膨脹到何種地步?

他們之前在禦書房中估算的數量,終究隻是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