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爺爺了。
如果桃花源是她最美好的回憶,那爺爺就是她記憶中最溫暖的存在。
爺爺不會說話,但他那張布滿褶皺卻溫和慈祥的臉卻深深印刻在她心裡。
她在桃花源學會了“交換”,她用刻苦和努力“交換”食物與生活用品。但爺爺讓她知道,不是任何東西都需要交換的,至少爺爺對她無私的愛,從來不用交換。
當年桃花源被炸毀,她被始作俑者送到了一戶農戶家門口,戶主就是爺爺,一個失了聲的殘疾獨居老人。
與爺爺相依為命的親孫女小時候被親生父母帶走後,這些年了無音訊。她正好又與爺爺的孫女年歲相仿,爺爺便以為那對不負責任的父母再一次棄養了她,誤以為她就是他的親孫女。
那是她第一次接觸外麵的世界,每天要接收數不清的新事物,實在不敢將實情托盤而出。於是便將錯就錯,留了下來。
經曆過短暫的迷茫期後,她開始學著爺爺的樣子幫他乾活,爺爺做什麼她就做什麼。爺爺上山撿木柴,她就在邊上采集野果,爺爺燒火她就在旁添柴。爺爺上山抓到野味,她就負責處理動物屍骨。
有一次在山上遇到野獸,爺爺為了護她傷了腿,她也發起了高燒。她發燒那晚爺爺定是一夜沒睡,因為無論她何時睜眼總能對上爺爺溫暖關切的雙眸。
爺爺是個啞巴,不會說話,但他卻有一雙會說話的眼睛,她在他眼裡看到了擔憂、心疼與關心。
第二天天未亮,她就強撐著高燒不退的身子下地乾活。因為在桃花源,不好好修煉就沒飯吃,所以她覺得如果自己不能乾活,爺爺就會討厭她,丟掉她。
她去河邊挑了水,澆了田地,灌滿家裡的大水缸。將臟衣服洗淨晾曬,修補昨天被野獸攻擊後破損的竹簍。然後劈柴燒火,為爺爺煮早餐。
最後她才去叫爺爺起床,爺爺昨晚累壞了,難得晚起,起來看到她把活都乾了,急的眼眶都紅了。他揮動著手臂,嘴裡嗚咽著她聽不懂的話,似乎是生氣了。
“對不起,爺爺,我忘記給田裡施肥了,我馬上就去。”
爺爺攔住了她的去路,將她摟進懷裡,滾燙的淚水滴落在她的後頸處。那時候她不懂,這是爺爺心疼的淚水。
她高燒不退,連著燒了四天,第五天已經失去意識,整個人燒得迷迷糊糊的。昏迷前她還在想,這幾日她一直躺在床上養病,什麼活都沒乾,爺爺一定不喜歡她了。
她昏迷以後,爺爺不顧自己的腿傷用自製的手拉木板推車,拉著她走了一天一夜才將她帶去城裡看大夫。
爺爺的手粗糙而厚實,像是經曆風吹日曬、泥土磨礪的古老樹皮。手心布滿老繭和皺紋,指甲裡嵌著泥土的顏色。
他的腳也同樣經曆了無數的風雨和磨礪,腳掌寬大厚實,腳趾彎曲變形,仿佛承載了整個大地的重量。
為了帶她看病,他的手被麻繩擦破,掌心血肉模糊,找不到一塊好肉。腳底的皮膚被地上凸起的石頭劃破,腳趾甲紅腫流血不止。
爺爺因為年紀大了皮膚鬆弛,傷口愈合得很慢,受傷後的腫脹和疼痛也更為明顯。
為了給她看病,爺爺花光了所有積蓄。
她的燒退了,爺爺的腿卻落下了終生的殘疾,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稍微走得快一點便會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