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第一個差事(2 / 2)

沈靈雨所站的位置,可近觀眼前大臣們的反應,兩位尚書大人為了不被連累,早就裝作一副義憤填膺之狀。

趙灝絲毫不領兩位大人的情,斥道:“一個地方官,不考慮當地地形,做不到因地製宜,還能做二十年官,你們誰都難逃其咎。”

杭忠亮此時不急不慢悠悠走到正中,緩緩開口:“陛下,這薛和罪大惡極,他是一定要處置的,隻是罪不及兩位尚書大人,薛和二十年前也是同進士出身,這科舉考察人的學識,可本性是看不出來的,若陛下要連坐,豈不是當年選出他的試卷的禮部官員也要被追查?再者說,連太上皇也要被問罪嗎?”

沈靈雨的目光隨著杭忠亮的步伐而移動,真不愧是攝政多年,此等大逆不道之言也敢直說。杭忠亮也注意到沈靈雨看向他的目光,直接對上又輕描淡寫地移開。

他的眼神太過淩厲,就如獵鷹,帶著一股強烈的壓迫感,僅僅剛才的一瞬,就讓沈靈雨心中一沉。

葉禦史站出來反駁道:“杭大人此言差矣,正如你所說,科舉考察不出本性,就更要加強之後的監督,而吏部卻僅憑薛和上奏的公文而疏忽此事,戶部又不經核實便撥款,兩位尚書的縱容才有了薛和貪汙一案,百姓一年才能花得多少銀子,而薛和光是白銀就貪了五萬兩,看不見的產業還不知置辦了多少,再加上私販儲糧,隱瞞災情,種種罪證,薛和死不足惜!”

趙灝說道:“杭大人彆急,貪汙是重罪,薛和即刻收監,將罪狀一一列出後再治罪,若是再挖出點什麼罪證,九族就彆想保了,至於兩位尚書,罰俸一年,自省十日不得上朝,事務皆由侍郎暫管,方才杭大人大逆不道之言,朕就替你先瞞下了,就當賣你一個人情,若他日傳到太上皇的耳朵裡,可就不能怪朕了。”

杭忠亮一聽,不由得眯起眼睛,身旁的大臣也不免側目,他隻好跪下謝恩:“微臣謝過陛下。”

大理寺卿申錫硯領命繼續調查薛和一事,其餘大臣不再上奏,隻是將折子遞了上去,散朝後,大臣均三三兩兩走在一起,小心翼翼地討論。

“姚大人剛被迫辭官,這兩位尚書大人也停職罰俸,萬一薛和再查出點什麼,尚書之位難保嘍。”

“噓——小點聲,郭尚書就在前麵呢,小心被他聽見。”

“陛下剛登基就如此大刀闊斧,現在大家人人自危,真是怕哪天這火就燒到自己身上來了。”

“可不是嗎,真要夾著尾巴做人嘍,謹言慎行,謹言慎行呐。”

下了朝後的沈靈雨不能像其他大人一般歸家,而是隨趙灝去了書房。書桌上擺滿了幾摞奏折,趙灝朝他的雕花木椅上一坐,揚起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