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已身為大晉皇帝,禦駕親征的作用,還比不上一個賦閒多年的親王,重新上戰場來的有力。因為事實就是如此,軒轅城是靠著一仗仗打出來的軍神,當年打得幾十萬的敵軍望風而逃,給各國心中留下的陰影到現在還沒完全消退。
哪怕貴為了大晉皇帝,但在不少人眼裡,也隻是個養尊處優的新君罷了。
“不單單如此,站在楚人的立場,退兵還有其他好處……”軒轅城指了指地圖。
“其一,我軍的戰略線也被拉的更長,敵人可以從左明城派出了奇兵,不斷偷襲我們的補給線,我軍為了保證糧道和重要城池的安全,也必然要分出很多的兵力,駐守各地。所以說,這叫做以退為進,化被動為主動。”
“再者,我軍目前急需一場大勝來進鞏固軍心,但敵人卻避而不戰,不給我們取勝的機會,他們的這般做法也是打亂了我們的計劃。”
軒轅城深入的分析,讓所有人意識到大楚軍的狡詐。
“對我軍來說,攻下北境邊關,甚至奪取整個大楚北方不難,但想突破北地,奪下左明城,以及南方的大楚領土,就十分困難了。”
“我已經猜得到敵人接下來的策略,就是利用左明城,死死拖住我數十萬兵馬,一方麵暗中聯絡赤炎國,偷襲我國的西南方,隻要我西南方一亂,就要撤兵平亂,那時候,楚軍就會從左明城出來,來個前後夾擊,我晉軍長時間頓兵在大楚的北地,進退兩難,時間一長,北邊的胡人也會趁虛而入,到時我大晉就危機重重,勝機將落在了敵人那邊。”
軒轅城的分析,讓所有人聽了倒吸一口涼氣,大家原本覺得楚國的計劃太過古怪,現在才明白過來,人家的算盤打得這麼深遠啊。
“這麼說的話,我們就不進軍了?”晉國皇帝仍然不死心,既有機會奪取大楚北方,況且七十萬大軍已經集結起來,敵軍也已撤退,難道大晉真的不能再進一步?
“城王爺說的,恐怕就是我大晉最好的做法了。固守大楚的北地,毫不動搖的先吞並消化完畢,在此期間,不給敵軍可乘之機。”何畢光有些無奈地對晉國皇帝說道。
作為晉國皇帝的心腹,他自然知道,自已的君主絕對不甘心這麼止步的。
好不容易舉國動員了七十萬大軍,卻一動不動,由著敵人退走,連嘗試下都不肯,想想都很不甘心啊。
晉國皇帝無論如何都想要先進攻下,若是不行再說嘛。
眾將一時間沉默,臉色都變得古怪。打仗可不是兒戲,哪有試下,想不打就不打了的道理。尤其是七十萬的大軍,稍微動作起來,那都是地動山搖。
沒想到,軒轅城這次卻站在了皇帝這一邊,他對眾將們笑道:“其實,此次我的作戰計劃,已不是保住大楚的北方,暫且消化戰果,而是,大舉進攻!”
一時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著他,就連皇帝也吃了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