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選擇喬治·馬丁。
青智源的理由很簡單:
馬丁老爺子前世的時候還參與過《艾爾登法環》的製作,老頭環的背景故事就是出自於喬治·馬丁之手。
而且,馬丁寫的《冰與火之歌》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這個係列的改編成為電視劇之後也一度成為HBO曆史上最為成功,評分最高的作品,如果不是因為馬丁沒有寫完後麵幾卷,而電視劇慘遭兩位編劇改編而導致爛尾的話,這電視劇應該是非常成功的才對。
現在《冰與火之歌》的尚未出版。
青智源想順便談一談關於《冰與火之歌》的版權問題。
如果運作得好,冰與火之歌還能開發成為遊戲,未來更是可以改編成為電視劇。
……
喬治·馬丁到現在為止,其實已經獲得過幾次雨果獎、星雲獎,在科幻/奇幻領域當中也算是小有名氣了。
不過多數都是中短篇的作品。
現在已經48歲的喬治·馬丁,辭掉了所有的工作,潛心在家中寫一部名為《冰與火之歌》的書。
在此之前,這人的運氣說好也好,說不好也不是那麼的好。
好的是,他總是能憑借自己優秀的創作而獲得一些很多人一輩子都羨慕不來的大獎,比如說雨果獎、星雲獎。
不好的是,喬治·馬丁在好萊塢擔任編劇的那些影視作品好多都黃了,要麼就是中途夭折,要麼就是還沒上就被砍了。
雖然馬丁在好萊塢工作的報酬讓人滿意,但是他很失望自己參與的節目大多都沒能通過審批。
因為對於一個作家來說最渴望的就是自己的作品能被大眾看到,但廣播公司的決策層並不和編劇作家是一個思路。
前年馬丁拋開電視劇工作,開始繼續創作自己三年前的奇幻故事,並給他的出版代理人柯比·麥考利前200頁書稿和一個計劃要寫三部曲係列的兩頁藍圖。
馬丁喜歡含糊不清的標題,因為他感覺這樣可以使他的作品更深奧,因此他選擇了《冰與火之歌》作為整個係列的題目:寒冷的異鬼和烈焰的巨龍可能是“冰與火”的含義,而“之歌”曾出現在馬丁的書《萊安娜之歌》和《逝者之歌》,是馬丁對於“歌”的一種癖好。
火是愛是熱情是激情。冰則是背叛是複仇,是冷酷殘忍的陰暗麵。
是的,現在的喬治·馬丁,正辭職在家,潛心寫一本名為《冰與火之歌》的書。
就在這一天,他接到了一通陌生來電。
電話那頭是一個溫柔而年輕的男人聲音,雖然英文說得很流利,可馬丁也很快聽出了其中那麼一絲絲的東方口音。
對方是一家名為pokeni公司的社長,想要邀請馬丁吃飯,並且詢問工作上麵的事宜。
電話裡麵沒法聊那麼多的內容,但是馬丁大概也了解了一個大概:
他們想要開發一款具有史詩感的奇幻遊戲,希望馬丁能擔任故事編劇。
雖然不太清楚為什麼是找他,但馬丁也同意了這一次的邀請,想見麵之後再聊聊看。
……
青智源先飛往米國,找到現在擔任分公司CEO的大衛·布萊維克和斯卡福兩兄弟。
跟他們說明了一下想要做的這件事情和找一個劇本作者的重要性。
幾個人聽完之後也頗為認同。
在這之後,青智源才帶著布萊維克一起在加州棕旅泉酒店當中與喬治·馬丁見麵。
……
在加州棕旅泉酒店的一間私密套房裡,青智源和布萊維克等待著喬治·馬丁的到來。
青智源穿著一身深色西裝,領帶打得整整齊齊。
布萊維克則選擇了一件簡約的白色襯衫,搭配一條深藍色的牛仔褲。
兩個人雖然膚色不同,長得也很不一樣,卻都可以用帥哥來形容。
尤其是青智源,沒有胡子的他在西方人堆當中顯得真的是有些過分漂亮了。
布萊維克瞥了他一眼,隻覺得這個男人長得真的秀氣,在加州這種地方如果不小心的話,是走上街頭就能被街頭流氓們胖揍一頓的類型。
青智源也在默默地回看他。
表示我之前已經被搶過一次了。
他默默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心想是不是應該來米國之前把胡子給留起來?
不過有一件事情他是比較確定了的——
這一次結束之後,回到霓虹他一定要把身體給練起來。
塊兒太小了。
不久後,喬治·馬丁準時走進了套房。
他身材矮小(168,比青智源想象中的要矮一些),肥胖,一頭花白的頭發,臉上布滿皺紋,但眼神依然炯炯有神。
臉上留著標誌性的大胡子,幾乎將整個嘴巴給遮擋起來。
今年的喬治馬丁隻有48歲,比青智源記憶當中的那個白發白胡子的胖大爺要年輕不少。
總體來說其實挺可愛的。
而且由於膀大腰圓,這人看起來很壯,比他的身高給人的壓迫力要強。
如果不是早就已經知道了他的身份和職業的話,走在路上你很難將這樣的一個人跟作家的身份聯係起來。
他熱情地與青智源和布萊維克握手,微笑著說:“很高興見到你們,我一直很期待這次會麵。”
“這句話應該由我們來說才對。”青智源握緊他的手,邀請喬治馬丁坐下,“很高興認識你,馬丁先生。”
……
簡單寒暄了一番,青智源就直接了當,開門見山地說到,“馬丁先生,是這樣的,我們這次邀請您前來,是希望你能擔任新遊戲項目的劇情編劇。”
並且他還將準備好的資料推到了馬丁的麵前。
“好的。”
馬丁接過資料,默默翻看起來。
看到遊戲名字的時候,馬丁的兩隻眼睛突然亮了起來。
“永痕灰燼?你們是製作永痕灰燼的公司?”
“嗯,”青智源點點頭,有些開心地笑了笑,“你玩過我們的遊戲嗎?”
“嗯,我挺喜歡你們製作的《永痕灰燼》的。”
馬丁比青智源想象中的要更加與時俱進,他不但玩遊戲而且還是個跑團玩家。
更難得的是他不但玩了pokeni的《永痕灰燼》而且還是《暗黑破壞神》係列的玩家。
“我很喜歡這種奇幻類型的作品。”喬治·馬丁說,“玩遊戲的時候,有在玩跑團的感覺,而且我覺得你們設計的阿卡夏蟲族和弗萊異人以及卡卡族都非常有意思。
我當時玩遊戲真的是完全被他們給迷住了,心想什麼樣的公司能製作出這麼有趣的作品。
沒想到今天能見到製作者。”
“太好了,感謝你能喜歡。”青智源頗為意外地說。
三個人有共同話題,圍繞著跑團聊了起來。
“我們製作《永痕灰燼》其實就是借鑒了跑團遊戲的玩法的。”布萊維克說,“在跑團當中,總有許多未知而充滿想象力的事情發生,我們也希望遊戲給玩家們帶來同樣的體驗。”
青智源笑著說,“跑團遊戲當中,不是每一個玩家都是參與者嗎?那麼在遊戲本身的設定上,就沒法偏袒任何一方,隻能設定為每一個參與的玩家都是主角。
而我們在玩跑團的時候也是如此,不管你是人類也好,精靈也好,或者是法師,亦或是盜賊,其實你都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在行動,將自己當成這個遊戲世界當中的主角來進行遊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