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黃仁勳的心裡麵隻有一個疑問——
為什麼是英偉達,而不是AMD,Trident和S3?
不過老黃很知趣地沒有問這個問題。
人家合作商都找上門了,你管他是怎麼知道英偉達的呢,問了這個問題之後把競爭對手或者行業大哥介紹給這位霓虹的大老板了怎麼辦呢?
黃仁勳隻是在心裡麵默默評估著青智源要求的功能究竟能不能實現。
很難。
這是黃仁勳的第一判斷,然後就是——
如果能做出來的話,會非常有前途。
“健森,如果你們想要開發這個芯片的話,我的建議是獨立出來,讓它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高頻運算能力。”青智源說。
一個光柵顯示係統離不開圖形處理器,圖形處理器是圖形係統結構的重要元件,是連接計算機和顯示終端的紐帶。
應該說有顯示係統就有圖形處理器,俗稱顯卡。
但是早期的顯卡隻包含簡單的存儲器和幀緩衝區,它們實際上隻起了一個圖形的存儲和傳遞作用,一切操作都必須由CPU來控製。
這對於文本和一些簡單的圖形來說是足夠的,但是當要處理複雜場景特彆是一些真實感的三維場景,單靠這種係統是無法完成任務的。
“它不單單存儲圖形,而且能完成大部分圖形功能,這樣就能大大減輕CPU的負擔,提高顯示能力和顯示速度。”青智源說,“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獨立的圖形處理器。
這裡青智源用的是標準的GPU的英文名字,而不是當下主流的Graphic Adapter(圖形適配器,後者叫做圖形轉接器)
GPU這個詞,真正意義上是黃仁勳自己發明的。
現在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獨立顯卡,因為英偉達還沒想著往這個方向去發展,世界上第一個GPU,獨立於CPU之外單獨運算和用來處理圖像功能的芯片就是英偉達開發的。
所以黃仁勳還被稱為GPU之父,他沒有創造GPU之前,現在市麵上的顯卡其實都是依賴於CPU來進行運算的圖形處理器。
……
青智源的話一下子激活了黃仁勳的大腦,他整個人就像是被閃電劈中一般。
對啊!
為什麼要依賴於CPU做圖形適配器呢,為什麼不單獨拿出來做一個自己擁有高頻運算能力,但是更著重於單獨用來處理圖形的芯片呢?
如果說CPU相當於電腦當中的大腦,那麼剛才青智源說的GPU等於在這個身體當中再接入一個二腦。
兩個腦子分擔不同的任務,從而達到專業而高效的運算和處理。
太智慧了,這個做法!
黃仁勳看青智源的眼神當中除了驚恐之外,還多出了幾分欽佩。
不過他同時也想到,這大概就是作為遊戲人的直覺,正是因為麵前這位霓虹的遊戲開發商對遊戲有著充分的了解,他才會根據自己所遇到的問題設想出更為合理的方案。
雖然這個方案有點兒【天馬行空】
但是遊戲製作人不就是擅長於做夢嗎?
“太棒了,這個想法真的太棒了,做一個獨立的圖形處理核心,將cpu釋放出來,同時又能更高效地對圖像進行存儲和處理,走自己的專有通道。
搞不好這個東西未來會成為PC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器官呢。”
黃仁勳感歎到。
青智源不由得笑了起來。
老黃還真的很有先見之明,因為英偉達開發的獨立顯卡問世以後,這個玩意兒就成為了電腦當中僅次於CPU的非常重要的核心單元。
甚至在未來的世界當中,顯卡比CPU還要重要。
……
1995年,老黃創立了英偉達公司已經兩年了,他們一直在細心研究,在今年3月份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塊顯卡–NV1。
這塊顯卡實際上還是沿用的傳統的集成顯卡思路,讓圖形處理器搭載在主板上麵,通過利用CPU來進行運算和處理。
相對而言,英偉達的NV1顯卡並沒有任何的優勢。
所以到目前為止銷量也是非常的慘淡。
不過呢,按照正常的曆史軌跡。
NV1並非沒有人欣賞,至少世嘉公司看上了他們,他們為英偉達提供了大量的資金。
可以說世嘉養活了當時的英偉達,他們不知道自己幫助了一個怎樣可怕的惡魔,這個惡魔日後會用一套無人能比的刀法統治整個江湖。
其他公司也不是吃軟飯的,這一年s3 Virge和voodoo(巫毒顯卡)上線,再怎麼看NV1也排不上號。
巫毒顯卡在顯卡曆史上是有著很重要的一席之地的,至少它代表了2D顯卡時代的巔峰,並且開啟了3D新時代。
巫毒采用子卡形式,配合主卡的2D顯示使用,專門的3D芯片可以在相同的開發成本下,提供更佳的3D性能。
正是由於Voodoo的成功把用戶帶入了“3D的世界”,使它成為PC領域3D加速設備的光輝典範,為日後3D加速卡的蓬勃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從而也迎來了一個3Dfx王朝。
隻能說黃仁勳能活下來,並且在這之後殺出一條血路多少還是有點子運氣在身上的。
……
現在,青智源的出現,給英偉達上了一根發條,目的是讓它們的曆史進程能走得更快一些。
更為關鍵的是,青智源準備替代曆史上的世嘉對英偉達的作用。
“各位,除了我們剛才提的這個需求之外,我們這次來米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願望。”
英偉達的幾個合夥人抬起頭來,目光殷切地看向青智源。
後者嘴角微微上揚,笑著說到,“開發芯片其實需要不少資金的,我們擔心未來英偉達不一定能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支撐到這款3D顯卡研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