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力的合作提案,並不是說將《幽靈公主》完全交給pokeni進行製作,而是說動畫電影上映之後,授權給pokeni進行遊戲化。
這種情況下,一般有幾種不同的商業模式。
第一種就是買斷式,《幽靈公主》的遊戲全權授予pokeni來開發,pokeni一次性支付版權金,之後遊戲的收入跟吉卜力沒有半毛錢關係。
第二種就是分成模式,pokeni可以選擇支付一部分的版權金又或者完全不支付版權金費用,但是遊戲收入需要對吉卜力進行分成。
這兩種模式,最終都是看哪個的收益更高,但在談判初期主要是看你對遊戲有沒有信心。
如果認為遊戲會大賣,分成得到的收益更多,那麼選擇後者是更好的。
至於吉卜力是否會乾涉p社的遊戲開發,這就需要另外協議。
至少從宮崎駿個人的經曆來看,他還是希望能夠全程監督的,不說參與開發,至少要知道pokeni這邊做了個什麼東西出來,而不是像之前風之穀那樣,授權給teopolis soft開發出一坨屎,反而砸了吉卜力的招牌。
大家都是抱著一顆赤誠的合作之心來的,這一次也是時隔10年之久,宮崎駿終於勇敢踏出的第一步,所以大家談起來都儘可能為對方著想,在這樣的情況下,會議室當中的氣氛彆提有多好。
而且很快雙方就達成了共識,pokeni會支付一定的版權金費用,然後跟吉卜力這邊進行分成。
遊戲開發的進度會定期與吉卜力進行溝通,但是吉卜力不會乾涉遊戲開發,未來遊戲在什麼平台發售,做成什麼類型,以及製作的方式和過程,吉卜力全程都不參與。
吉卜力隻對遊戲是否會違反《幽靈公主》的人物設定,主旨以及背景燈原則性問題負責。
……
總之,條款很多,今天的會議也是達成初步共識,未來還會進行兩到三次的細節談判,並且會讓律師也參與進來。
到一切都談妥以後,才會擬定合同,由雙方進行簽字。
但這一次會議是最重要也是卓有成效的。
大部分的內容都談得差不多了,而且雙方都比較滿意,合作共贏,也沒有誰遷就誰。
吉卜力這邊關於《幽靈公主》的製作周期是2年左右,大概要到96年才會上映,為了不劇透影響票房成績,遊戲會更加滯後。
所以pokeni有充足的時間。
……
《幽靈公主》聊完了以後,青智源將《LIFE-LINE》的腳本和設定打包成資料袋,交給宮崎駿和鈴木敏夫。
為了讓老爺子能更方便地和了解,青智源甚至還畫了一些插圖。
本來想要做成分鏡腳本的,但是太花時間了。
“好的,我回去一定好好看看。”
幾個人起身告辭。
……
第二天下午,鈴木敏夫是在工作室後麵的陽台上找到宮崎駿的。
發現他的時候,這個老頭子正坐在木頭椅子上,一邊抽煙,一邊用手掌擦眼淚。
膝蓋上放著pokeni昨天給的新遊戲《LIFE-LINE》的腳本。
鈴木敏夫突然覺得有些好笑,到處都找不到這個家夥,大家都等他開會呢,誰想到他居然一聲不吭地跑到這裡來研究腳本?
不過……
這家夥是怎麼回事?
哭了?
還是眼睛不舒服?
“宮崎?”鈴木敏夫小心翼翼叫了一聲。
“欸?那個……那個……”
宮崎駿趕緊從眼鏡戴好,可是由於上麵沾染上了一層濕氣,顯得有些霧蒙蒙的。
“我隻是突然眼睛有點痛,結果就一直流眼淚……到現在都沒好。”
宮崎駿笑了起來。
在看到宮崎駿慌亂的動作時,鈴木敏夫確認,這個家夥是真的哭了。
鈴木敏夫拉了一張椅子坐下,低頭瞥了一眼宮崎駿腿上放著的腳本。
“pokeni的新作品,看來不錯呢,可惜我還沒來得及看,今晚我就回去好好一下。”鈴木敏夫說。
“嗯。”宮崎駿點點頭,“寫得挺好的。pokeni有著很不錯的腳本作者,加上青智源這樣才華橫溢的遊戲製作大師,真的令人羨慕。”
他將手掌覆蓋在文檔上,輕輕拍了拍,就像懷中抱著一隻可愛的小貓,並且還用手輕輕摩挲著。
“我……我想起吾朗小的時候……那個時候的吾朗真的是又調皮又可愛,可惜我都沒有好好陪伴過他。
現在想來特彆後悔。”
宮崎吾朗是宮崎駿的長子,現在已經有26歲了。
大學畢業後宮崎吾朗進入景觀設計顧問公司「森綠地設計事務所」就職。
多接任有關市內公園、都市綠化的案子,現在宮崎所使用的動畫室吉卜力工作室的頂樓擺設造型就是他設計的。
雖然很想讓宮崎吾朗繼承吉卜力,可宮崎駿卻沒有開這個口。
反而是鈴木敏夫看出了他的心思,伸出手去在宮崎駿的手背上拍了拍。
“要不然我到時候跟吾朗交流一下,看他有沒有興趣來吉卜力工作室工作?”
“嗯……”
聽到鈴木敏夫的建議,宮崎駿明顯動搖了一下,可他還是堅定地搖搖頭。
“算了吧,吾朗沒有這方麵的天賦。”
可怕。
“你是不是對吾朗太嚴格了呢?”鈴木敏夫說。
作為一個頂級的動畫師,宮崎駿溫暖地治愈了全世界,但是他的長子——宮崎吾朗被遺漏了。
和很多孩子一樣,宮崎吾朗的成長也受到他父親的打擊。
前世的宮崎吾朗在接受采訪時甚至認為宮崎駿是個零分爸爸。
小時候的宮崎吾朗夢想成為一名和父親一樣優秀的動畫導演。
但是宮崎駿認為動畫界辛苦,不想讓兒子從事動畫工作,同時,他認為兒子沒有動畫的天分,很看不起兒子的作品。
就在他拿出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地海戰記》時,宮崎駿卻在觀看的時候中途離場,還寫信批評。
在《虞美人盛開的山坡》的第二場發布會上,宮崎駿對影片進行了無情的現場批評,吾朗在尷尬的氣氛中,不得不公開謝罪。
之後票房不錯,宮崎駿還是說:“好歹也是給我壓力啊。”
宮崎吾朗氣得七竅生煙:“可惡,彆給我這麼早死!
而且宮崎吾朗也很頑固,他的意思是:你等著,我要證明!
宮崎駿被問及:為什麼總是責備小孩子?
他解釋說:不要讓彆人胡亂批評,自己動手毒舌。
可以說宮崎駿雖然在作品當中繪製出許多美好的讓孩子們感到愉悅,同時也打動人心的作品,可他跟無數那個時代的霓虹家長一樣,也不太懂得如何關心自己的孩子和表達對孩子的愛。
能不能成材,有沒有成長到一個滿意的程度,這是宮崎駿對宮崎吾朗的要求,也是期待。
但父子關係也是在這樣不斷打擊和批評當中被推遠了的。
宮崎駿搖搖頭,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而是回到了《LIFE-LINE》上麵,“能將遊戲當中的親情展現到這種地步,哪怕是文字,也能讓你的內心觸動,真心了不起。”
他想到這個腳本當中的故事情節,腦海當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許多圖片,嘴角咧開笑了起來。
“青桑還真的是給我出了一個難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