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中洲萬裡,天命神邦(2 / 2)

最後一排,瀛桑使節鬆方平政更是滿頭大汗,這位隻有十二歲的明皇,將會是瀛桑最大的敵人。

一旁的朝麗王李成道一副爸爸最厲害的樣子,斜著眼瞄著鬆方平政。

瀛桑和朝麗自古就不對付,直到大明最強盛之時,一舉踏平了瀛桑,並在上麵作威作福一個世紀。

這其中,朝麗人被大量征召進入瀛桑維護大明統治,好家夥,朝麗人對瀛桑人那叫一個狠啊。

所以大明裂開後,勢力退出瀛桑,瀛桑天治王讓瀛桑軍隊偽裝成海寇襲擊朝麗。

問起來就是海寇,瀛桑政府毫不知情,死不承認就對了。

而朝麗武備鬆懈,背靠好爹要什麼武備?好好過日子不行嗎?

所以,朝麗人乾不過瀛桑海寇,大明之前也因為要防備大順懶得理會。

主要是瀛桑對朝麗的侵擾在大明看來太小兒科。

.......

遠在城樓的周晟銘沒有理會各國使節的反應,後退兩步等待升龍旗。

由琴、塤、編鐘、鐃等古典樂器組成的龐大樂團開始演奏雅樂。

“聖日昭昭,輝月瑩瑩,中洲萬裡,天命神邦~”

“誠之所感,六器尚文,霜露所均,嘉彼明皇~”

“王畿稷祿,攝以威儀,諸夏神佑,以鎮四方~”

“綱則於亶,潤柔隆祚,承勝禦兵,世輔旋央~”

“天佑榮光~天佑榮光~”

“庶之斫钁,熙土成糧,萬民之地,童耄笑倉~”

“軍之所鑄,投鞭斷流,瘡痍之場,止戈擾攘~”

“臣之德侔,謀堂慧敏,傲骨之軀,百世流芳~”

“君之鼎器,斷政清寧,英賢之語,永言仁邦~”

“天佑聖皇~天佑聖皇~”

大明國歌《玉邦》隱晦難懂,就連很多明國人都不懂,更彆提外國人了,反正高台上的大使,除了瀛桑和朝麗,其他人隻覺得樂音不錯,聽起來很肅穆。

歌聲畢,大明龍旗也升到高處,接下來就是重頭戲閱兵。

踏著整齊步伐肩扛步槍的大明陸軍,以方隊形式向明級門走來。

最先走過的是錦衣衛,雖然錦衣衛被皇帝指定為情報組織,但皇宮還保留了一萬正兵。

這些士兵的軍裝很是華麗,清一色的曳撒和八瓣盔,曳撒上繡著華麗飛魚,讓外國大使看的一陣眼饞。

接著是龍驤軍,身著常規明軍軍服,不過他們的軍帽上除了紅纓,帽簷上還有一圈皇綬。

最後是普通部隊,最後最後,一個特殊的方隊走來,他們要麼斷臂要麼瘸腿,走的不是很整齊。

但全都挺胸抬頭,以最好的姿態麵對百姓和皇帝。

對於步兵,大使們除了覺得精神不錯走的很整齊外,並沒有怎麼特彆關注,都是一個腦袋兩個眼睛,再看也看不到內裡的門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