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大順(2 / 2)

幕僚們聽到晉王接受太子棄位的消息後,同樣興奮不已。

關於周晟銘作的詩,晉王不準備提,無足輕重了。

第四天,皇太後和太子準備棄位的消息傳遍朝堂,民間也得到了消息。

為了假戲真做,《大明日報》大篇幅報道了晉王的功績,順便提了一嘴當今太子放棄皇位,讓於晉王。

一時間,就連南麵的大順也得到了消息。

應天府,現在叫新京,大順永昌帝張昌洪正在大殿商討北明即將到來的巨變。

“都說一說吧,明國皇位更替,我們大順當如何啊?”

這位永昌帝,接了老爹的班沒幾年,算是二代皇帝。

當年,他爹北伐失敗,不得不與大明實行南北而治,但刻在國人基因裡的大一統,卻無時無刻影響著大順,也影響著大明。

一有機會,張昌洪還是想做真正的天下之主。

“陛下,偽明巨變,正是大順的機會,我們應該趁機再次北伐,一雪先帝恥辱,統一整個中原。”右相宋應承說道。

這大順的政治體製與大明不同,設有左右丞相,大明沒有,隻有首輔大臣和四名參讚大臣。

不待張昌洪回應,左丞相柳雲帆出言反駁道:

“陛下萬萬不可衝動,這偽明晉王當年與先皇爭於疆場不落下風,不是好相與的人。”

“而且,偽明沒有預想中的內亂,反而采用了平穩過渡,想必也是防著我大順。”

柳雲帆的話不無道理,晉王周先沀不簡單,而且,蒼梧江北岸的偽明防線固若金湯。

自從兩邊默認對方的存在,熱戰基本沒有了。

雙方都在蒼梧江沿線大修工事,想要阻止對方的突然進犯。

蒼梧江防線在世界上出了大名,被泰西諸國譽為世界新長城!

摸了摸下巴,張昌洪拿不定主意,意有不甘道:

“可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真要眼睜睜看著溜走嗎?朕....不甘心。”

朝臣們麵麵相覷,都知道這位新的大順皇帝,想要立個大一統之功。

“陛下,左相和右相都言之有理,不如折中一下,等一等看偽明太子棄位是否順利,最後再作決斷。”

戶部尚書王淩波出言道。

大順的戶部和大明的戶部可不一樣。

大順起家時,受到了南方資本的支持,所以,戶部把控了大順所有部門的薪資發放權,甚至軍餉都需要戶部首肯,張昌洪才能點頭。

王淩波既是大順的戶部尚書,也是南方最大的豪商。

張昌洪接受了王淩波的提議,不接受不行,商人勢力在大順,已經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麵。

回到後宮,張昌洪麵色陰沉,這些該死的商人。

貼身小太監見皇帝不爽,隻能安慰道:

“陛下,那些商人仗著大順立國時立下的功勞,無君無父甚是該死,但形勢如此,還請陛下忍讓一些。”

這哪是勸慰,根本就是火上澆油嘛。

哪個統治者可以忍讓?哪個皇帝需要看臣子的臉色?

不對,曆史上還是有很多的,但要麼就是廢物皇帝,要麼就是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越想越氣的張昌洪,想起了貼身太監前段時間的提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