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楷聖歐陽詢(2 / 2)

你說歐陽詢命運不濟吧,可他總能死裡逃生。

一個碰到這麼多必死事件的人,居然以八十多歲高齡去世。

曆史真是奇妙,人生真是奇妙。

人隻有在逆境中才有成長,順境中的人容易驕傲自大。

歐陽詢的逆境是上天賦予的,這種命運安排的逆境對一個人的成功有非常突出的效果。

“歐陽詢一生經曆了三個朝代,卻在三個國家為官。”

“一是在隋煬帝大業元年,歐陽詢跟著陳後主入隋。”

“滿腹經綸卻相貌醜陋的歐陽詢,並沒有得到隋文帝的賞識。”

“隻當了個正七品的太常博士,在太常寺掌管祭祀之事。”

“二是在隋朝被滅後第二年,竇建德率領農民軍攻破聊城,歐陽詢被俘後繼續被留用。”

“竇建德建立夏國後,便讓歐陽詢出任正三品的太常卿一職,成了短命夏國的宗族祭祀長官。”

“三是竇建德被李世民大敗於虎牢關之後,因為在隋朝當太常博士時與唐高祖李淵交情很深,所以被授予了侍中一職。”

“縱觀古今,能夠一生經曆三朝,還在三個國家當官的人也是屈指可數,歐陽詢的一生可謂傳奇。”

“歐陽詢是南梁征南大將軍歐陽頠之孫,南陳左衛將軍歐陽紇之子,可謂名門之後。”

“然而身處亂世,卻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真可謂九死一生。”

“少年遺孤續命,遇貴人打基礎。”

“正因為出身名門,便注定了不可能像老百姓一樣被後麵的統治者所包容。”

“歐陽詢祖父歐陽頠在南梁曆任征南大將軍等要職,父親歐陽紇20歲便隨父從軍,驍勇善戰。”

“後來子承父業,歐陽紇在南梁任廣州刺史等職。”

“當陳霸先建立陳後,便對梁之遺將歐陽紇猜忌不已。”

“認為其懷有二心,於是讓歐陽紇做左衛將軍。”

“後來歐陽紇心有不甘,便在廣州起兵反陳,後兵敗被擒。”

“父親歐陽紇被擒時,滿門抄斬。”

“年僅十三的歐陽詢,幸好逃走了而沒有擒住殺掉。”

“後來雖被抓住,但兩個月後,遇到皇太後駕崩。”

“大赦天下,才逃過一劫,得以免死。”

“這時也遇到了一生中的第一個貴人,父親歐陽紇生前的好友大文學家江總。”

“歐陽詢跟隨養父江總二十餘年,文學家江總的言傳身教為歐陽詢的成就奠定了基礎。”

“前朝臣子陷牢獄,貴人立國授高官。”

“當隋朝步入黃昏時,曾經幫助隋煬帝楊廣奪取太子位而受寵。”

“又在成為朝中權貴後的宇文化及將隋煬帝殺死後,便帶領隋煬帝的大軍班師返回關中。”

“遭遇瓦崗軍後,展開了一場殊死大戰。”

“最終以瓦崗軍的慘勝結束,宇文化及帶著殘部不得不改道北上。”

“一路劫掠到了河北魏縣,而此時魏縣是竇建德的地盤。”

草聖張旭:歐陽詢能成為書法大家,身邊的環境至關重要。

從歐陽詢的一生來看,他人生中有三個非常重要的節點。

一是歐陽詢出生在官宦世家,二是歐陽詢少年成孤兒,三是歐陽詢被江總撫養。

歐陽詢成為孤兒後被江總收留,江總這個人來頭真不小。

南朝著名文學家,陳後主時,任尚書令等職務。

位高權重的同時,書法也是一流。

江總乃陳朝二十一人書法之一,其書深受王羲之的影響。

而江總與歐陽詢的父親交往甚好,兩人乃是忘年之交,誌趣相投。

因此江總願意收留歐陽詢,並把他養大成人。

一個長期寄宿在彆人家的小孩,雖然承受著失去親人的悲痛,但是同時也為歐陽詢感到欣慰。

一般人可能寄宿一個普通人家,而歐陽詢卻寄宿在一個文學大家的家族裡。

即不缺物質上的享受,更不缺文學詩書上的熏陶。

老天雖然給歐陽詢開了一個大玩笑,但也給歐陽詢一份厚禮。

江總不僅在文學書法上為歐陽詢助力,更為其仕途之路鋪下了平坦大道,這才是最重要的。

在陳後主期間,因江總舉薦。

歐陽詢任職小官,大官肯定是做不了。

因為其父親有反叛之過,隻是陳後主不計前嫌罷了。

從江總這個例子可以看出,環境是多麼的重要。

正因為在江總這個書法大家的熏陶下,歐陽詢才能取得那麼高的書法成就。

不可否認,勤奮和努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如果歐陽詢不是出生在官宦世家,而是出生在平民百姓家。

他根本就沒有時間去練字,窮的恐怕連讀書的機會都沒有。

如果歐陽詢沒有成為孤兒,恐怕一輩子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了。

如果不是江總的啟蒙和提攜,歐陽詢的字估計沒人能看到。

所以,人成長的環境是非常關鍵的。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一個人的成長之路,與接觸的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你交往的人是上進的人,那麼你也是上進的人。

你接觸的人是從商的人,那麼你也有經商頭腦。

因此環境相當重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