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將至》很快上映了,緊跟在《米爾克》後麵,同樣作為小眾藝術類電影,票房可以忽略不計,但口碑同樣出色。
“影片帶著一種深沉的黑暗,讓人不得不為之震驚和動容,這是保羅?托馬斯?安德森和丹尼爾?戴-劉易斯共同協作的結果,少了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它都不可能擁有如此魅力,好看的:。”這是《洛杉磯時報》的評論。
而《費城日報》也稱這部讓人驚訝的電影:“安德森用硬冷的筆觸描繪出了那個時代的風景,而劉易斯用同樣硬冷的表情展現出了那個時代的人物,讓人驚訝,讓人動容。”
當然也有挑刺的,《電影沙龍》裡的評論就表示:“影片因為過於追求大膽的體現,最終變得冷冰冰,沒有任何實質的情感在其中。”
但不管怎麼說,大部分媒體都打了高分,隻有兩三家給了負分,而在爛番茄上,《血色將至》比《米爾克》低了兩三個個百分點,而在imdb,《血色將至》又比《米爾克》搞了零點幾分,可以說不相上下,這自然就成了媒體眼中的熱點。
“在十天之內先後上映的《米爾克》和《血色將至》都帶來讓人不同的感受,前者是首位為民權奔走的公開出櫃的政治家的傳記電影,後者則是西部拓荒時代最為深沉和黑暗的畫卷,前者代表光芒和希望,後者代表黑暗和不擇手段向上。他們的男主角同樣出彩,當你認真觀看《米爾克》的時候,你絕對不會想到肖恩?唐連三十歲都還沒有到,一些皺紋都是化妝上去的;同樣,當你認真觀看《血色將至》的時候,你會認為丹尼爾?戴-劉易斯就是那個人。”最新一期的《好萊塢報道》裡有這麼一篇文章。
一如既往,正規媒體基本上都不會那麼明顯的挑釁,頂多就是拿來做對比,但部分小媒體則沒那麼多顧忌。
比如當初報道過肖恩和娜塔莉緋聞的《明星》就這些寫道:“眾所周知,肖恩?唐當初競爭過《血色將至》的男主角,但保羅?托馬斯?安德森顯然不認為他是合適的人選,於是公開否決了這點。而肖恩?唐顯然認為這一個錯誤的決定,於是加入《米爾克》劇組想要證明這點,就目前的情況看,請來丹尼爾?戴-劉易斯飾演的《血色將至》至少比《米爾克》高出了一籌,真是相當遺憾。當然,到底如何,還有幾個月才會知道。”
“目前的情況還屬正常,記得嗎,當初你很看好《血色將至》,現在製作出來了,還請了劉易斯擔任男主角,有這樣的評價很正常不是嗎?”在聖誕節過後,桑德斯、弗雷德裡克他們,在肖恩於貝弗利山莊的豪宅中集合後,桑德斯如此說道。
“沒錯,根據目前反饋回來的信息,主流輿論覺得《米爾克》更出色一些。”弗雷德裡克當即接道。
“我沒有在意,我隻是想要知道,馬上就是08年了,你們做好準備沒有。”肖恩神色自若的說道。
雖然媒體紛紛將他在《米爾克》的表演和劉易斯在《血色將至》裡的表演進行對比,網絡中也是吵成一片,但總的來說,看好《米爾克》的人更多一些。
很簡單,同性戀爭取權益現在是政治正確,無論內陸地區有多麼保守,但沿海城市還是非常歡欣鼓舞,尤其是舊金山和洛杉磯,再加上米爾克是真實人物,被暗殺也給他蒙上了一層悲劇甚至悲壯的色彩。《血色將至》雖然沉重而黑暗,很對一些影評人的胃口,但安德森在電影中對基督教的無情嘲弄卻讓他大大失分,美國終究是清教徒立國,從感情上講,可以允許對宗教進行質疑,但絕對不能徹底打翻,而《血色將至》在嘲弄神父那一段則稍微有些過火。
所以,肖恩雖然承受著劉易斯給他帶來的壓力,卻並沒有表現太多的焦躁,真要說有什麼讓他生氣的話,也隻是安德森公開表態,認為自己邀請劉易斯是最正確的做法是絕對正確的。
好吧,彆去計較這個,他那種性格的人自然是死不認輸,肖恩要做的就是以後再也不要和他合作,以及儘可能讓和自己有聯係有交情的人,也都不要和他合作。而現在,隻要保持自己的節奏就行,這也是在聖誕之後將弗雷德裡克他們叫來的原因,新年到來了,頒獎季也就來臨了。比奇提示:如何快速搜自己要找的書籍
《百度比奇》即可快速直達
((一秒記住哈),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