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恩最終滿意的離開了韋恩斯坦的房間,賬麵上40%但實際上20%的發行傭金,賬麵上1000萬但實際上250萬的宣傳費用,而且製作方出大頭分擔至少150萬,而發行方保證在4月底聯係至少600家院線,總的來說還是很不錯了。
一般來說,宣傳費都是製作方和發行方分擔,而最多不會超過製作成本的一半,而《我盛大的希臘婚禮》賬麵上的成本是500多萬,拿250萬用來宣傳也是合理的。在大製作的眼中,250萬的宣傳費用似乎不算什麼,但對獨立電影來說已經算是多的了。
而韋恩斯坦之所有沒有堅持製作方承擔所有宣傳費用的方案,主要還是在於,肖恩的那番話給了他很多的靈感。
“不過兩年多的時間,你已經開始晉升為製作人和投資人了,你的發展可讓人驚訝呢,肖恩。”韋恩斯坦在聽說了穀歌後很好奇的半開玩笑的說了句,但他的注意力更多還是在肖恩所說的病毒營銷上麵。
事實上,肖恩也不知道病毒營銷的概念,他隻是模糊的記得這麼個稱呼,並由此推導出那麼一點傳播的方式。這很容易,隻要對網絡有一定的了解,通過字麵意義聯係起來很簡單,不過要詳細闡述就不行。
但韋恩斯坦不同,他畢竟是做幾十年的電影發行工作,在宣傳方麵有著天然的靈敏嗅覺,而類似病毒營銷這種傳播模式,在網絡時代之前也不是沒有。說白了,所謂病毒營銷,就是將那些具有熱點或者看點的新聞和消息,投放的人群當中,利用人們天生的八卦心理,讓他們主動的一傳十十傳百,從而造成對產品的好奇,並充滿了期待感。
這種傳播模式早在電視媒體時就已經有了,甚至更早一些的紙質媒體時代也有,隻不過那時消息的傳遞效率遠遠不夠,加上時效性的局限,想要引起大範圍的轟動,需要許多時間和金錢。到了網絡時間卻又不同了,在網絡發布一條信息,隻要運作得當,花少量的時間和金錢就可以傳播到全世界,就像病毒那樣。
隨著網絡的發展,各個電影公司都開始在這方麵有所涉及,比如《女巫布萊爾》的成功就是一次典型的病毒式營銷,發行公司不遺餘力將其打造成真實的事件,在網上發布了許多虛假消息,還設立了專門的尋人網站等等,最終讓這部大學生的試驗作品賣出了上億的票房。
所以,韋恩斯坦對病毒營銷的概念,其實要比肖恩更清楚,他隻是沒有想那麼深,現在被這麼一提,隨即意識到其中的關聯,加上肖恩又和穀歌有關係,於是做出了小小的讓步,準備來嘗試一下這種新的宣傳方式。
“可以利用的看點還是有不少,比如肖恩?唐擔任製作人的首部作品,又或者妮婭?瓦達拉斯的半自傳電影,她雖然沒什麼知名度,但是配合上為這個劇本的奔走和堅持,以及你的慧眼識珠,還有聖丹斯電影節上口碑最好的電影,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愛情喜劇等等……我現在覺得我們可以自己來做宣傳了。”回到劇組的駐地後,弗拉基米爾這樣對肖恩說道。
作為做過發行的人,弗拉基米爾也第一時間意識到了病毒營銷有了係統研究和運作後可能的威力,250萬拿去做平麵廣告和電視廣告,根本翻不起多少浪花,甚至電視廣告隻能放在非黃金檔期,但要用在網絡上卻能做出不少事情來。
總的來說,他對目前商定的這個結果還算滿意,儘管之後還要一條一條的詳細談判,但也算搭上了米拉麥克斯的班車,並得到了一定的承諾。之前他之所以提那種,做成40%的發行傭金的賬麵,除了為肖恩和自己爭取一定利益外——公司的收益可能不高,但至少肖恩和他的收益是可以保障的。
同時也稍微逼迫下韋恩斯坦,讓他為《我盛大的希臘婚禮》在可以做到的範圍內做到最好,作為好萊塢就排在幾大公司後麵的米拉麥克斯,拿出點能拿40%傭金的實力吧。
如果最開始他隻是看在肖恩是老板的份上,配合著拿下劇本並擔任製作人,但在電影參加聖丹斯電影節後,幾乎獲得了一致的好口碑,讓他開始。所以儘管內心深處並不是太相信肖恩所說的,北美加海外2個億的票房,但有那麼一瞬間,他很想跟著他瘋狂一把。
在弗拉基米爾看來,肖恩是個很有意思的家夥,很多時候,但又有種讓人不得不去相信的魅力。
所以他也豁出去試試,告訴韋恩斯坦,你要拿那麼多傭金沒問題,不放將賬麵再做高點,大家看看米拉麥克斯的實力。至於對方可能耍賴,真的收取40%的傭金,不用擔心,發行上的貓膩,弗拉基米爾很清楚,而且真這麼做隻會砸自己的招牌,有時候,潛規則比明規則更不容許被破壞。
既然發行問題算是解決了,肖恩也就沒有再留下的意思,不等聖丹斯電影節結束就和死黨們回到了洛杉磯,當然,尼爾在這之前就已經回波士頓了。
其實他應該再等等的,因為這一屆的聖丹斯電影節上,一部名叫《記憶碎片》的電影拿到了最佳編劇獎。不過,錯過就錯過好了,現在錯過不代表以後也會錯過。
------
轟轟轟,隨著汽車在賽道上跑完第五圈,終於降低了速度,最後停到了指定位置。
“感覺怎麼樣?”車手才下來,不遠處靠在另一輛車上的光頭就大聲的問道。
“棒極了,起步速度非常好,而且非常平穩,我喜歡。”肖恩笑著說道。
“那麼這下要和我再比比看嗎?”光頭頓時摩拳擦掌的問道。
“嗯……還是算了吧,範,你知道,我雖然也算喜歡車子,但和你比起來還是很不夠的。”肖恩猶豫了下,還是舉起了白旗,“再說,上次已經輸給你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