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有記者如此寫道:“六個月上映六部電影的確是一個讓人驚訝的成就,但如果最後一部搞砸了的話,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但也有專門發掘八卦的小報對此不置可否,比如向來喜歡在肖恩身上挑刺的《紐約郵報》,這一次卻隻是不鹹不淡的表示:“什麼都比不上事實。”
喜歡捕風捉影的小報開始講求事實,還有比這更滑稽的事情嗎?但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明他們的謹慎以及……肖恩目前的影響力。沒錯,傳統媒體上還算討論得中規中矩,但網絡裡完全就是一邊倒的稱讚了,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認為,能連續六個月上映電影的肖恩實在太酷了,很多因為《十一羅漢》和《速度與激情》而喜歡上他的年輕人,更是一邊倒的支持。
這樣的影響力,幾乎都能和不少巨星齊平了,儘管肖恩現在離巨星還有很遠的距離,而這股風潮消退之後,但這無疑開了個好頭,不是嗎?
“我開始無比的羨慕你了,巨星,你無論做什麼都能獲得無數的關注。”在《意大利任務》的拍攝之餘,喝著水的沃爾伯格半開玩笑半羨慕的說道。
“得了吧,馬克,彆以為這是種享受,如果《狙擊電話亭》獲得了不錯的評價倒還好,但要是遭遇了滑鐵盧……”肖恩攤開手歎了口氣,似乎不怎麼高興。
這是必須的,畢竟,像突然名聲鵲起,受到無數關注,然後被或明或暗的排斥這種事,他之前是遇到過的。而沃爾伯格一路走來,又是打人爆粗口又是被起訴,算是成名得比較坎坷,眼看著肖恩不過兩三年時間就成就了現在的事業,心裡難免會有些不平衡。
這種不平衡一般不會影響到太多,有資曆的演員都會調整自己的心態,但時間久了,又不斷有砝碼加上,少不得會失衡,那個時候說不定就會鬨矛盾以及反目。沃爾伯格是個不錯的家夥,很對肖恩的胃口,雖然和他還達不到蓋倫、桑德斯他們那種程度——也不可能達到——但做朋友還是很不錯的。
所以,適當的放低下姿態,說些好聽的,不著痕跡的捧上一下,比如“你這樣穩紮穩打的才是最好的”這種,又或者剛才那些話,是很有必要的。
“彆擔心,”果然,沃爾伯格大笑起來,伸手在他肩膀上重重拍了一下,“你的演技很出色,我相信那會是部很好的作品。”
不管他是否知道肖恩是否刻意如此都無所謂,有時候需要的就是一種姿態,而從他之後的話看,應該是多少有所覺察。
“還是說說你那首新歌吧,叫……”沃爾伯格轉移話題的想了想,“《bewhatyouwannabe》?我沒有說錯吧?”
“沒有,你覺得還不錯?和《youraisemeup》沒有差太遠?”肖恩當即好奇的問道。
“很輕鬆很歡快也很讓人喜歡,和《youraisemeup》肯定沒法相比,但對你來說,應該算不錯的了。”沃爾伯格一臉認真。
“是嗎?”肖恩挑了挑眉,“你是想告訴我,《滾石》的那篇評論是你寫的?”
沃爾伯格當即哈哈大笑起來。
肖恩最終還是發行了自己的新歌,就是那首已經準備好的《bewhatyouwannabe》,很活潑的帶勵誌主題的曲子。其實,他本來一直都猶豫不決,這個真的很難做出決定,但在五月的時候,一個開始在小報上流傳的謠言,讓他不得不做出接受的決定。
這個謠言的內容是,肖恩發行《youraisemeup》這首歌的目的性很強,就是借著911事件之後,很多受到傷害的人需要安慰的機會,來為自己炒作,換句話說,他是在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