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了,我覺得還不錯,那種矛盾的感覺,愛到極致就變成了恨。”
“沒錯,不知道猶太人看了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應該不會有什麼過激反應,導演可是在給他們說好話,男主角也表現得很不錯,而且這隻是部獨立電影,影響不會太大的。”
“這倒是,我聽說羅伯特?雷福德也看這部電影,而且誇讚不已,看來《信徒》很有可能拿到本屆的劇情大獎。”
他們的聲音雖然不大,但肖恩和佐伊這邊卻能聽得清清楚楚,於是一絲尷尬不由自主從年輕姑娘的臉蛋上浮現出來,繼而又變成了惱怒。
還好肖恩及時的抓住了她的手:“沒關係,佐伊,你相信我的預感也好,不相信我的預感也好,都改變不了你很可愛這個事實。”
佐伊扁扁嘴,沒有說話,也沒有將手抽回去,雖然灰藍色的眼睛還看著肖恩,但之前的惱怒已經沒有了。
“我要回去了。”她最後這麼說道,起身小小的伸了個懶腰後,蹦跳著離開了。
肖恩沒有追上去,臉上掛著輕鬆的笑意,現在這樣已經很不錯了,做多了隻會起到反效果。他其實滿享受這種感覺,就像和凱蒂約會時那樣,當然,佐伊可比凱蒂難對付多了,但這很有趣,不是嗎?
這個時候的他並沒有想太多彆的,所以,以後有的是麻煩。
聖丹斯電影節和所有電影節一樣,舉辦時間在兩周左右,但肖恩依然和去年差不多,沒能呆到落幕就離開了,雖然他主演的《信徒》掀起了不少波瀾。事實上,他之所以提前離開,和《信徒》掀起的波瀾也不管關係。
儘管上映之初,《信徒》因為題材的緣故隻是在小範圍內收到好評,但擔任主演的肖恩終究不是默默無聞的新人演員,他提名過奧斯卡,他製作過高票房電影,他發行了一首廣為流傳,並至今在《公告牌》的榜首呆著的歌曲,所以稍微發酵一番,更多的媒體就得知了這個消息,於是報道也就多了起來。
雖然聖丹斯電影節的資曆相對較淺,但畢竟還是發展了十幾年,在北美的範圍內已經有了不小的聲譽,關注的媒體不會太多但也不會太少。
剛好肖恩正在風頭上,出演的又是這麼一部頗有爭議的電影,於是當第一個非當地媒體開始報道,並將電影介紹到猶他州之外後,不少媒體都參與了起來。
最開始,他們還有褒有貶,都還算中肯,但某些家夥一旦參與進來,馬上就會變了個味道。
“毫無疑問,丹尼爾?伯恩斯的故事讓人悲傷,他隻是一個無法找到正確方向的普通人,但現在卻有人想要為這個悲傷故事做出不一樣的解讀。好吧,有不同角度的解讀很正常,但沒想到導演亨利?比恩放棄了真正應該關注的地方,比如社會環境的變遷和影響,猶太民族的變遷和影響,僅僅隻是告訴觀眾,丹尼爾會憎恨,是因為他愛著自己的民資。如果隻是這樣也沒什麼,但比恩並沒有深化這點,而是在確立對方的心理變化就放到一邊,反而關注流於表麵的衝突。
如果說這多少還和真實人物有所關聯,肖恩?唐的加入就讓電影的失敗無可挽回,他的演繹讓人討厭,你可以清楚的看到這個悲劇性角色是如何神經質的又吵鬨,如何歇斯底裡發泄,幾乎沒有真正體現出內心的情緒。”
這是某個名氣一般的家夥在自己博客寫的影評,因為在911事件當中,博客傳播消息的及時性在某些方麵超過了電視,所以由此開始了大發展,不少媒體也都開始從博客上轉載新聞,於是這麼一篇以偏概全的東西就堂而皇之的出現在了某些小報上麵,甚至還引發了一些猶太人團體的抗議。
所以肖恩不得不提前回洛杉磯發表聲明,為這部電影解釋,雖然事情不大,看過電影的人都知道這評論是胡扯的,而且應該由劇組處理才對,但不抓緊時間的話,任憑非議擴大,即使最後平息也會很讓人頭疼。
當然,凱蒂在知道他正在帕克城後,打算過來和他相聚也是一個原因。
還好,這場風波雖然有點無妄之災的感覺,但《紐約郵報》這樣的有知名度的小報沒有加進入,所以平息起來還算快,肖恩連麵都沒有露,就讓弗雷德裡克配合劇組以及聖丹斯組委會發表了一個聲明後就搞定了。如果他們也來澆一瓢油的話,局麵肯定會麻煩許多,那樣的話肖恩要想辦法他們好看了,明麵上暫時沒辦法,但私下裡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肖恩現在好歹也算個千萬富翁,做臟活的家夥還是找得到的。
對於現在這個結果,最高興的還是劇組,雖然還沒到頒獎的時候,他們已經和發行商談妥了。倒不是比恩他們心急,這部電影一開始就沒想著能賺錢,隻要能順利發行,讓觀眾在銀幕上看到,就是可以接受的結果。
肖恩沒有多話,他雖然有20萬投資,同樣沒想過能賺回來,隨他們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