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的烤鴨可是很有講究的,講究出爐以後現片現吃,而且必須趁熱。
涼了一回,再加熱就不是那個口感和味道了。
在烤鴨出爐切片前,每隔半個時辰就要補一次脆皮水。
烤鴨出爐後,一刀切下去,都能聽見那個哢嚓響。
李修竹也是看師傅現場片了一隻鴨子,鴨子和他廚神記憶裡的烤鴨相差不大。
當然細節之處還是有所不足,比如這個烤鴨它不是最佳時間的,而是用酥皮水一直在保持著酥皮的口感。
另外這個醬也是稍微的淡了一點,不是鹹度而是甜度。
不過也可以理解,如今白糖緊缺,能做到這一步已經很難得了。
一口下肚,充滿油脂的酥脆鴨皮和鴨肉的綿軟,在蔥絲和黃瓜絲與醬汁的碰撞中,彙聚成了層次豐富的口感。
在這個年代有層次這麼豐富的菜品,可是很難得的。
也難怪人家賣的這麼貴。
當然這個貴也是相對的,和老莫比起來,差遠了。
一頓飯吃了半個多小時,李修竹心滿意足的從全聚德出來,回到了陳雪茹的絲綢店。
畢竟是前門大街,此時的絲綢店還沒有關門。
陳雪茹此時正在前廳坐著,看到李修竹回來笑了笑開口道:“吃飯了嗎?我讓小荷給你留了飯菜。”
李修竹聞言一怔,頓時有些慚愧。
自己在外麵吃了,卻沒想到家裡有人給他留了飯。
這要是往後70年,簡直是不敢想的事情。
果然先入主義害死人,時代變了。
“唔,我想著你應該吃了,所以在外麵也吃完了。”
“之前一直沒家,屬實沒想到有人會給我留飯。”
“今天就不吃了,以後我就回家吃。”
陳雪茹笑了笑,不在意的開口道:“沒必要這麼說,想在外麵吃就在外麵吃。”
“走,陪我去小酒館喝兩杯。”
“我也給你介紹介紹這前門商圈的人。”
“你彆看咱們這前門小酒館小的很,去喝酒的人可不少。”
李修竹再次一愣,沒想到這麼早就會接觸到小酒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