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隔壁桌上女帝還有皇後娘娘(1 / 2)

米婉君是益州的,也就是劍南道的,更直白點兒就是蜀川人。

早些年考了秀才後,在蜀王府上做過段日子,但是他發現跟著蜀王好像沒啥前途,就想著考科舉。

三年前進的京,運氣不錯,塞了錢上了個乙榜,因為本就家中是做生意的,所以靠著手頭盈實,攀附上了楊國富,之後又攀附上了楊善長這棵大樹。

自此之後,米婉君開始了開掛一樣的升官路。

彆人可能一輩子都穿不上的緋紅袍子,他三年就穿上了,得虧了他不斷巴結太傅。

再來就是,從小的生意場,讓他深深明白趨炎附勢、投機鑽營,深諳朝中有人好做官的道理。

隻是其實想認楊善長做義父的,好徹底綁死這顆大樹,得以步步高升。

但現在的他,有點兒自己小心思,畢竟就這麼短短幾個月朝中局勢風雲色變,楊國富被貶職其實是小事兒,楊善長在,楊國富話語權弱不了。

但是陛下逐漸把控朝政於一人之手,楊黨的人岌岌可危。

所以米婉君就有點兒自己小心思在了,而且朝局如此,米婉君的心思也就更加活泛了。

雖然楊黨內有著小心思的人無數,可是米婉君知道自己必須做第一個,越早越好。

所以就想著討好討好蘇長安這位未來的皇後娘娘。

換句話就是,想學一學李九郎那樣。

這樣一來,陛下若是真的要對楊黨動手,那自己也能像李九郎,還有那些個投靠了陛下的太後黨的人一樣,如今安然無恙,頂多是被貶一下被罵兩句。

米婉君想得挺美。

而且今天這一趟,他感覺自己做的也挺好。

既討好了皇後娘娘,還得了陛下誇獎,最後太傅交代的事情也做得很不錯。

而且今天就送了一點兒百花玉釀,過兩天再送一些。

這不就見麵次數多了嗎?

坐在馬車上,米婉君甚至都哼著小曲兒。

渾然忘了,自己從開始感覺到的那不對的地方。

“大人,到了。”

到了太傅單獨搬出來住著的宅子門口,米婉君聽到了自己車夫的聲音。

撩開簾子,米婉君心情不錯,琢磨著等下太傅誇獎自己時候說點兒什麼。

但是這打眼看過去,就看到了一名學子站在門口猶豫什麼。

不過米婉君看到這人,卻是皺了下眉頭。

而那學子也是看到了米婉君,當即一怔,而後想要走,但還是朝著馬車方向作揖行禮。

米婉君心情不錯,直接下了車後走到這學子身前:“子玉,來這裡做什麼...”

學子自然就是李子玉,當下李子玉手上拿著一份請帖一樣的東西,朝著自己親舅舅再次行禮道:“見過舅舅,我受了荀司業之托來這裡送請柬給太傅。”

米婉君看著李子玉對自己不冷不淡的態度,也是無所謂,自己這個外甥,弄得自己多清高一樣,但凡對自己尊重一點兒,自己抬抬手,都不用科舉,直接出仕了,但偏偏就是不理會自己,入了國子監內讀書,幾個月都不來拜見一次自己。

因此對於自己這個外甥,米婉君也是愛答不理,隨便了,大好仕途不走非要自己走,那就隨便了。

不過今天米婉君心情大好,看著李子玉都覺得親切很多,於是笑嘻嘻的問道:“什麼請柬啊,又是文會之類的?太傅可從不參加文會啊。”

李子玉麵無表情:“不是的,是祭酒大人請了長安小姐開了講學,所以祭酒大人讓我來邀請太傅。”

米婉君愕然,心裡明白了難怪牧序去找皇後娘娘了,原來是這事兒。

但是心裡嘖嘖,能邀請到才怪啊!

那位,可是皇後啊!

但是對於邀請太傅,米婉君倒是沒什麼意外的。

因為每次文會什麼的,其實都會邀請太傅,但也就是個形勢而已,聊表尊敬,朝中許多大員們都被邀請。

這就是所謂請不請,是牧序的態度。

去不去又是一碼事兒了。

米婉君看著李子玉:“不好見啊,尤其你才考完,就來找太傅,如今朝局如此,容易惹人非議,舅舅幫你拿進去?”

李子玉愣了一下,然後說道:“剛剛敲了門,裡麵的人說要去問過太傅,我還是在這裡等等吧。”

米婉君皺了皺眉頭,不識好歹。

不過此時,大門微微打開,一名管事走了出來來到李子玉身前。

管事看到米婉君的時候,先行了禮,然後看向李子玉道:“公子,老太爺說請柬收下了,今天一定赴約。”

李子玉愣了一下,因為沒想到太傅竟然會答應要去。

一邊的米婉君也是沒想到,有些詫異的看向這名管事,因為米婉君是知道的,太傅自己都說了,這段日子哪兒也不去,結果今晚這講學就要去了?

米婉君看向李子玉:“皇後娘娘被確定請到了?”

李子玉搖搖頭:“我不知道。”

說罷,李子玉將請柬交到管事手上道:“太傅所言,定當轉告司業大人,如此,學生告辭了。”

而後,李子玉朝著米婉君行了禮,直接轉身離開。

實在是李子玉對米婉君就是一種,羞與汝為伍!

大夏朝堂之上,本就許多人對於太後黨還有楊黨的人謾罵連篇。

也因此,李子玉更是不待見自己這個做大官,但卻是楊黨的舅舅,更不願與之往來。

米婉君看著李子玉背影,有些不樂意,但是看到管事手上拿著請柬,想到今晚皇後娘娘也會去,小心思又起來了。

管事看著米婉君,欲言又止後說道:“米大人,老太爺說了,您來了就在前廳先坐著,今晚隨他一起去國子監那裡。”

米婉君訝然,實在是沒想到太傅竟然還想著自己,但是轉念一想,開口問道:“楊管事,老師可說了我彙報今日結果的事情?”

管事搖搖頭:“老太爺隻說讓您喝茶等等。”

米婉君笑嗬嗬:“多謝多謝。”

管事看著米婉君的樣子,無奈搖搖頭,但也不敢多說什麼,隻是帶著米婉君進了宅子裡。

……

今日國子監內蘇長安講學的事情,因為國子監內沒對外宣傳原因,所以知道的人不多。

也就僅限於國子監內的人,還有一些被牧序邀請了的老夫子們而已。

所以,並沒有引起之前文會時候也好,或是初冬詩會,還有那次中秋宮宴時候那般大的反響。

更何況...

今日之京城,老百姓們光顧著去說昨兒個蒔花館內的事兒,還有倭人的事情了,哪兒還顧得上這些。

承天門距離國子監離得很近,也就四個坊市的距離,聽著多,但其實中間兩個坊市因為是住在皇城牆根地下居民區,所以其實是互通的,不需要彎彎繞繞,一條徑直連著兩個坊的路走過去,就到了國子監前邊的鬨市。

國子監前邊的坊市,比較起承天門那邊的就要熱鬨很多很多了。

各色各樣的吃的東西,還有各種小東西,應有儘有。

“你可彆說,這些倭人啊,就他娘的該死!一個個長成那副樣子,要不是有那個楊國富包庇著,橫一個老子看看,弄不死他我!”

一家水盆羊肉的攤位上,幾個客人手上攥著火晶柿子一邊吃著,一邊聊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