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法律的解釋權在我
為了減少對大頭的刺激,周遊沒有直接去廬州,而是在金陵過渡了一下。
還有個原因,那就是去看下人民的劇組。
這部劇從成立到誕生,直到最後的上映都是磨難重重。
周遊這次是主動去的,什麼都不為,就為了讓劇組沾沾自己的運氣。
有些話,說多了,自己都信。
這樣一部好劇不上映,實在是心裡有些不甘。
有一本書,叫做《追風箏的人》,有一段時間很火,常年在暢銷榜上。
周遊曾經拿下來看過,但就是看不進去。
因為很多人,帶入是主角,而周遊代入的是那些阿富汗本地人。
一個是主人,一個是仆人。
主人無能,卻要仆人來保護。
當時周遊就在想,主人這麼無能,憑什麼當主人,憑什麼享受這樣的生活。
是的,周遊當年就是這麼想的。
一個無能的人,高高在上,自己犯錯了,卻要仆人來買單,最後又讓彆人付出了死亡的代價。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世道?
也許是人性刻畫的成功,也許是符合老米的價值觀。
反正這本書火了,順便把老美給洗白,給前蘇抹了抹不一樣的顏色。
有點像什麼呢?
一個功成名就的士人老爺,在年齡逐漸漸長的時候,開始內心不安,開始睡不著覺,想做一些救贖,來彌補自己內心的不安,和那些虧欠的道德感。
人們隻會和自己身邊的人比較。
哪國人都是如此。
現代社會尤其如此,比以前的米國更加誇張。
解決了溫飽之後,肉體的饑餓消除了,精神還在那裡嗷嗷待哺。
編劇,周森,著名的作家。
原來寫的書,不少人認為寫實,也有些人認為誇張。
直到互聯網的到來,直到信息的傳播越來越迅速,大家才知道,書裡還是很保守的。
一個不受監管的人,能做出來的事情,真的是超乎人的想象。
現實啊,現實,你是那麼的無情。
對於周遊的到來,算是給劇組打了一劑強心針。
雖然很多老演員都是憑借著演技吃飯,也是見慣了娛樂圈裡這些起起落落,對那些新貴不說不羨慕吧,至少保持了一份冷靜。
眼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的事情不要太多。
“李導好,來的有些冒昧,打擾了。”周遊很客氣。
願意冒險拍攝這樣電視劇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每年拍攝的電影,電視劇不知道多少,除了默默無聞的,還有更多的是連出生證都沒。
李露,也是一個老導演,在劇組現場穿著導演伽可汗,戴著眼鏡,50多歲的年紀。
“周總好,非常感謝周總給我們投資啊,當初要不是您這邊雪中送炭,我們還不知道能不能走下來呢。”
這句話是真心的,李露是真的想過不拍了,吃力又不討好的事情,乾這乾嘛,反正錢夠花了。
這種劇要麼出不來,出來了,就是經典。
倒不是說導演多厲害,純粹是吃題材和時機。
還有一個就是,這裡麵幾乎都是老戲骨,演技在線是沒有難度的。
周遊笑了笑:“您客氣,舉手之勞,主要是對這個題材感興趣,也希望我們的祖國越來越繁榮昌盛。”
“對,祝我們祖國長治久安,繁榮昌盛。”吳鋼作為主演之一,也作為周遊的半個熟人,插嘴說道。
那邊的拍攝已經結束了,本身他的戲份就不多,就直接到了這裡。
“是啊,都是為了更好,為了更好的未來。”
非洲哪裡混亂不安,能成長在一個和平的國度是大家的幸運,為了使這個幸運更長久,那就要大家一起努力。
周遊這次來,已經拍攝了一部分。
這部戲嚴格意義上是沒有主角的,大家都是主角,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很多人物也都實現了反轉。
比如所謂的能力,達康書記。
還有不作為的連城區長,都是在幾年後,口碑不斷反轉。
隻能說民智漸開。
周遊現場看老戲骨們飆戲。
陳院長這邊剛義正言辭的說完:“沒事,法律的解釋權在我。”
裝了一波大的之後,內心充滿了豪情壯誌,亟需得到釋放,於是就去關心弱勢群體了。
還是外國的弱勢群體,就是為了體現大國情懷,為了體現好客之道。
直到被堵在床上,還在義正言辭的說:“我這是在學英語知不知道!”
演的是真好啊。
隻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
周遊看的很過癮,這個老戲骨演戲,就是不一樣,現場感覺特彆好。
“陳老師,你這個演技絕了!”周遊忍不住讚歎
“哎,被老李坑了,我現在就希望這個劇彆播出,不然啊,我怕丟人,以後我還怎麼給學生上課啊。”陳院長還真是院長,也是老師。
“哈哈,那更能說明演技好了。”周遊真的不忍心告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