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爺最先反應過來:“是啊,選上了,才是第一步,我們都高興的太早了,大家也都低調些。”
很多人都知道應該做什麼,可是做著做著,就被彆的東西吸引了注意力。
小時候聽小貓釣魚,不以為然,認為那是小孩子才會犯的錯,可是有幾人能認識到,大人才是經常被轉移注意力的那個。
一個時事新聞,就能把你攪的不能安寧。
更彆說手機這麼方便,還能刷視頻,玩遊戲,看了。
最後,一大家子人,被周遊幾句話說的冷靜下來了。
沒有請外人,一大家子人吃了個家宴。
周遊便回去了。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回去之後,王芳芳便發現了周遊的異常,知道遊哥又在悲天憫人了。
“偶爾想想就行了,可不能氣壞了自己身子。”王芳芳自己躺在床上不能動,但還是在勸慰周遊。
周遊摸了摸王芳芳的臉:“知道了,你也不用這麼委屈自己,沒那本事,偏要逞強,現在沒法動了吧。”
王芳芳美目翻了下,也不作聲。
遲疑了很久,想說什麼,但最終還是沒說出來。
周遊一個人走到觀影室,把上次沒看的棉花拿了出來,慢慢觀看。
據周昊說,拍攝這部紀錄片,也是因為好奇。
有一次去工廠參觀,就比較好奇這些東西原材料從哪裡來的,然後就開始整個產業鏈的拍攝,一拍就是好幾年,也是蠻辛苦的。
最初的野心,甚至大到要進行跨國拍攝,去印度、泰國等地走完整個鏈條,苦於種種原因而未成行。
很多地方需要溝通,太難了,就這也是走遍了大江南北。
要不是周昊交遊甚廣,肯定拍不成。
開頭就是漫天黃沙,一股股小旋風在田地裡肆虐,掀起陣陣黃沙。
大致以棉花種植、棉紡廠、牛仔褲生產公司三條主線的交叉剪輯而成。其中棉花種植部分以時間為線,依次經曆了種植、摘頂、抬紗、運輸等環節進入紡織廠。
棉花采摘招工,廣大農村人,躍躍欲試,有些人去過,知道辛苦,但是來錢相對快些。有些人沒去過,還開玩笑說:“就當去旅遊了,漲漲見識。”
結果去了三天就沒撐住,哭著喊著要回家。
結果被工頭PUA:“真的不舒服,我肯定也要照顧,但是你看人家還有懷孕七八個月的,也不說辛苦,都是對班組的支持。”
一直在旁邊哭泣:“我錢掙到了,但身體不舒服了,那是什麼感覺。”
最後工頭礙於攝像機在,沒說出更狠的話。
周遊越看越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原來大家很早就懂的道理,隻是隨著後來信息傳播的發達,才得以流傳開來。
促使更多的人覺醒。
從中原到西域,綠皮火車要走兩三天,大部打工的人隻能買到站票。剛開始大家都很興奮,彷佛真的是去旅遊。
一個女子還在眾人的起哄中唱起了豫劇《誰說女子不如男》。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
誰說女子享清閒
男子打仗到邊關
女子紡織在家園
白天去種地夜晚來紡棉
不分晝夜辛勤把活乾
鄉親們才有這吃喝穿
你要不相信那就往那身上看
咱們的鞋和襪還有衣和衫
千針萬線都是他們褳那
有許多女英雄也把婚來嫁
為國殺敵是代代出英賢
這女子們哪一個不如兒男。
去時多歡樂,回來時就有多狼狽。
一個農民對著鏡頭說:“你說來這麼遠,掙一點兒錢,回去花掉……人不能想,你說人啥意思?掙點錢再花光,弄點東西吃吃。”
幾個小時之後,周遊看完了。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腦海裡翻來覆去就是這麼一句話,久久不能去掉。
這些人周遊非常熟悉,他們村裡的人也是這樣的途徑,也是這樣的路子。
都是占據社會大多數的人普通人的生活。
看到了他們,就想起了祥子,駱駝祥子。
做夢都想有自己的一輛車,不用交分子錢的黃包車。
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舍不的話。
結果呢,剛好轉一點,眨眼就沒了。
這思想就是普通人啊:拉車,完成原始積累,買車,獲得生產資料,攢錢,娶老婆安享晚年。
完全就是“努力學習,考好大學,找好工作,買房買車,退休!
細思極恐!,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