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2 / 2)

說完,轉身霸氣的走了。

周遊看著地上煙頭,還好是瓷磚,要不是木地板,都燒黑了。

您老裝逼,彆禍害我家瓷磚啊。

老村長碾完煙頭,也反應過來了,不是自己家。

趕緊就跑,不然白裝了。

..........

這兩天,村裡非常熱鬨。比過年的時候還熱鬨,不少在外麵打工也都趕回家裡,以前誰操心選舉的事啊。

現在不行了,能回家的都回家。

一是為了下一步養殖場的招工。

二是為了選舉投票,都要確保周國勤選上。

其他不說,就為了自己娃上學,都要回來。

雖說現在教育花費不是大頭,但對農民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城裡房子是買不起了,可以不買。

但是娃要上學啊。

原來很多家庭不給孩子複讀,就是成本有點高。

現在複讀也承擔,學不死就往死裡學,本科考不上,就考大專,畢業回村裡上班也不差。

不比城裡差!

但是,總有不和諧的聲音。

偶爾冒出來一些泛酸的話,特彆是原來村裡的中心人物,心裡有點失落:“人家掙錢了,就該幫助村裡,咋的,還想我們給他燒香啊。”

有些人聽著不快活了:“你家也有錢,怎麼不拿出來幫助下村裡。”

“我家有錢,我家哪有錢,有錢我還住村裡啊!”

被村民一陣唏噓。

話糙理不糙,有錢都走了,誰在村裡住。

農村也是越來越蕭條。

青壯勞力沒了,出去打工了。

學校合並了,娃沒地方上學,不得不去城裡或者鎮上。

村裡小學教育也越來越差,老師不願來,待遇太差,願意來的,也是混日子。

惡心循環之下,鄉村好像除了田園風光,也沒什麼了。

現在周遊願意挺身而出,給大家找一條路,也是冒了很大的風險。

就像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這本書裡說的:鄉下孩子識字、讀書能力不如城裡孩子,城裡的孩子捉蚱蜢不如鄉下孩子,本質上是一樣的,這是環境問題,不是智力問題,更不該用“愚”來汙鄉下人。

城裡教授的孩子從小就接觸書籍,父母又是文化人,有識字的環境,自然學得快,這並不是遺傳,而是後天環境問題;城裡的孩子捉蚱蜢比不上鄉下人,是因為城裡孩子平常沒接觸過捉蚱蜢,把他們放到農村裡,久了他們捉得又快又準。

說鄉下人“愚”,指的不是他們智力不如人,而是他們的知識麵不如人。

隨著後世見識的越來越廣,自媒體越來越發達,很多人也看到了世界不一樣的一麵。

其他人忙,周遊可不忙。

這幾天照常訓練。

從外麵回來的小年輕比較好奇,特彆是周遊的幾個發小,看到周遊也在訓練,忍不住嘗試了下。

一個個被虐的懷疑人生。

都是自吹工地扛把子,各個工地健身小達人。

結果被打的找不到東南西北。

然後又去練習摔跤,更是直接躺地上不起來了。

有人要和周遊比劃兩下,惹得教練們哈哈大笑。

結果更慘。

這才知道周遊是文武雙全。

“你小時候也沒這麼厲害啊,怎麼學習好,練武也快啊!”

沒辦法,這就是天賦。

“你們這次回來,還準備出去不?”周遊問他那幾個發小。

“嗯,還準備出去,村裡也沒那麼多崗位啊。”

“養殖場準備擴大,還需要不少人,你們要是不嫌棄,我來和他們說?”周遊說道。

“合適嘛?我老婆都在裡麵了,已經夠感激的了,全家都進去彆人說你不?”發小們還是為周遊考慮下。

“哈哈,這次招的人不少,再說,不照顧自己人,照顧誰啊,你們都在家,以後我回來還能找人喝酒。”周遊哈哈說道,能拉一把是一把,自己不是迂腐的人。

“那就行,早就不想出去受氣了,在家錢少點都願意,更何況,還比外麵強,不瞞你說,這次回來,大家也有這心思,就是有點不好意思。”幾個發小看到周遊主動說,也是敞開了心扉。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