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舌尖上的美食播出(2 / 2)

不過作為自己投資的第一部紀錄片,也是對周遊來說最重要的一部紀錄片,不管怎麼說也要看個開頭啊。

這部紀錄片,王芳芳也接觸了,所以她也很興奮,陪著周遊,等到了11點。

看到片頭周遊就很熟悉,一個筷子加一個大肥肉,然後聽著這集的文案也非常舒服。

第一集:自然的饋贈

這名字起的就很好,充滿了人文情感。

作為一個美食家,食物的美妙味感固然值得玩味,但是食物是從哪裡來的?毫無疑問,我們從大自然中獲得所有的食物,在我們走進廚房,走向餐桌之前,先讓我們回歸自然,看看她給我們的最初的饋贈。

本集選取生活在國境內截然不同的地理環境,如海洋、草原、山林,盆地、湖泊,具有代表性的個人、家庭和群落為故事主角,以及由於自然環境的巨大差異,如乾旱,潮濕,酷熱,嚴寒等,所帶來的截然不同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為故事背景。

展現大自然是以怎樣不同的方式賦予國人食物,我們又是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從而了解在世代相傳的傳統生活方式中,通過各種不同的途徑獲取食物的故事。

就這短短幾句話,把背景交代的非常清楚,從而引起了人們的興趣,大家都隻熟悉本地區食材的來源,那麼其他地區呢,高原,山坡沙漠,都怎麼來獲取食物?

整個畫麵拍攝也很大氣,還帶有一點兒拍攝自然風景,那種時光轉換的感覺。

多了周遊的幾百萬投資,整個畫麵質量又更上一層樓。

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富戲劇性的自然景觀,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線。這種地理跨度有助於物種的形成和保存,為了得到這份自然的饋贈,人們采集,撿拾,挖掘,捕撈。穿越四季,本集將展現美味背後人和自然的故事。

在香格裡拉,鬆樹和櫟樹自然雜交林中,卓瑪尋找著一種精靈般的食物——鬆茸。鬆茸保鮮期隻有短短的兩天,商人們以最快的速度對鬆茸的進行精致的加工,這樣一隻鬆茸24小時之後就會出現在東京的市場中。

鬆茸產地的淩晨3點,單珍卓瑪和媽媽坐著爸爸開的摩托車出發。穿過村莊,母女倆要步行走進30公裡之外的原始森林。雨讓各種野生菌瘋長,但每一個藏民都有識彆鬆茸的慧眼。鬆茸出土後,卓瑪立刻用地上的鬆針把菌坑掩蓋好,隻有這樣,菌絲才可以不被破壞,為了延續自然的饋贈,藏民們小心翼翼地遵守著山林的規矩。

為期兩個月的鬆茸季節,卓瑪和媽媽掙到了5000元,這個收入是對她們辛苦付出的回報。

看到這裡,周遊摸摸下巴,為什麼他不愛吃喝,但這點已經成功吸引了他的注意,有點想嘗嘗鬆茸什麼味道了!

繼續看

老包是浙江人,他的毛竹林裡,長出過遂昌最大的一個冬筍。冬筍藏在土層的下麵,從竹林的表麵上看,什麼也沒有,老包隻需要看一下竹梢的葉子顏色,就能知道筍的準確位置,這完全有賴於他豐富的經驗。

看著這些熟悉的人,熟悉的事兒,周遊仿佛回到了自己第一次看這部紀錄片的情景。

對於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的人,這部紀錄片很有吸引力,吸引了周遊的目光。

但後麵幾部,周遊幾乎沒看完,沒有新意,隻是在原來的基礎上修修補補。

特彆是後來,美食紀錄片的興起,實在是讓周遊吃夠了苦頭,打開紀錄片頻道,滿屏都是美食,特彆是逢年過節,更是充斥著整個屏幕。

剛開始看還有點新鮮感,後來都出現了審美疲勞,沒有食欲了。

周遊看完之後,就知道這部紀錄片穩了,現在就等著它爆火。,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