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社會怎麼樣,不能隻看一個階級,要看多個階級,並且要看各個階級,幾十年的發展。
英國有一部紀錄片,名字叫《人生七年》,是周遊最喜歡的一部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是英國導演,從上層階級,中層階級,下層階級三個階層中一共選14個孩子,從他們7歲左右開始拍,每隔七年再進行回訪,一直拍到了63歲。
第一次看這部紀錄片的時候,周遊還在上大學。當時看完這部紀錄片之後,周遊的整個世界觀都發生了改變。
一個人的一生被濃縮到幾個小時裡麵,當時看完之後,內心升起一股悲涼:雁過留聲,人過留名,不管如何,他們有一部影像能留存世界,那麼自己以後呢,會有什麼留在這個世界上?
這部紀錄片,不管過多久,都將在影像史上,或者說是社會中流傳下來。
想想自己假如沒有財富,天天像螞蟻一樣生活,意義何在?樂趣何在?
現在自己有這樣的機會,那麼我能夠虛度自己的光陰嗎?
今日無事,獎勵自己重溫一下人生七年。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是中國的一句古語,放到世界上也是通用的。
一個人出身的階級,決定了他的未來,也決定了他未來會在哪個階級。
因為這部紀錄片每七年拍攝一次,周遊也就過幾年看一次,每次看完感悟都不一樣。
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曆的加深,感悟也就越來越深,人生啊,總有根無形的繩子在操縱著你。
那根繩子叫做命運。
中國人說:要認命。
以前周遊不信命,可是後來一直在社會上打拚,苦苦掙紮,多少次想逆天改命,多少次失敗,最終把自己搞的千瘡百孔。
後來不得不和社會和解,和自己和解,和解的方式就是認命。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看到尼爾他就想起自己,中產階級是最焦慮,也是最可憐的,承擔風險能力很低,一步踏錯,階層就會滑落,看起來是中堅力量,其實就是夾心餅乾。
上層階級基本不會滑落,下層基本不會上升,所以幾乎不存在焦慮和不安。
《狂熱分子》裡麵提到失意者,什麼是失意者,就是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滿足的人,我們第一反應就是生活在底層的民眾。
其實失意感最強烈的是那些曾經擁有,但又失去的人。
底層不曾擁有,也就不存在失去。
就比如那個笑話,兩個農民幻想皇帝用金鋤頭種地,用金飯碗吃飯,一頓吃兩個饅頭。
可悲嗎?
人生七年裡麵,同樣的輟學,同樣的犯錯,上層階級的人擁有強大的試錯能力,各種資源修補,最終都走上正軌,而中層的就直接滑落下去,淪落到社會底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