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229.成就仙體的契機(二合一章節)
“如果一直無知無覺留在你自己體內,平時還好,但如果受到純陽或純陰之力的刺激,便可能像今天這樣,鎮住你的神魂令你陷入昏迷。”
雷俊言道:“修養一段時間後,伱還是可以蘇醒的,所以談不上大礙,但一直留著,待到有朝一日你修行有成要去渡天塹劫難時,受此影響,沒有成功的可能。”
孟少傑聞言,表情心有餘悸。
雷俊笑著搖頭:“但現在無大礙了,之前主要是你無知無覺的情況下誤引此寶入體,你修為有所不足,才導致機緣變作災禍。
但現在真相大白,你回京後可以請學宮信得過的師長看護,從旁協助你煉化此物,雖然要花些時間但隻要方法得當便不會再有危險。
這是難得靈物,煉化得法,對你接下來修行妙用無窮,乃是一場大機緣。”
動靜之衡和先前困擾張源的那道天書暗影不同。
天書暗影並非邪物,但張源不像雷俊一樣有天書或天師印隨身,其個人保存那道暗影,客觀上隻會成為有害無益的禍患,雖然天書暗影本身並無危害他人的意願。
而這動靜之衡,則是難得靈物,隻是需要煉化得法。
萬古之下,有足夠長的時間積累,多少會出少許例外。
“將來總有機會,但我現在責任在身,可不敢玩忽職守。”楚羽麵上笑容不減。
當然,她不介意自己離山的時候將萬法宗壇控製權和天師劍暫時轉給元墨白。
唐曉棠:“放心,我雖然著急,但怎麼都要等小師叔出關後再說。”
諸般修行道統,大多自有約定俗成的規則。
這讓黃天道前路更加縹緲。
假如先前沒有因這動靜之衡吃大虧的話。
當然,東宮一行仍充分信任天師府,太子張徽仍駐駕龍虎山上,隻是不再輕易走動,一切從簡,小心為上,潯安王張穆常伴左右。
唐曉棠連連點頭:“你確實狗運高啊!這動靜之衡看著還真可能派上用場。”
聽到這個消息,先前轉開視線的雷俊、楚昆都同時轉回頭。
楚羽:“殿下說哪裡話,這是臣分內之事。”
暫時得到的消息情報太少,不好判斷對方是受什麼人主使。
幸好太子張徽本身平易近人,同孟少傑還很聊得來。
她又同天師府眾人見禮。
他也知道,老道士惦記的目標,當然不是掌門太平道人。
她對這位當代天師的脾氣也算是非常熟悉了,不待唐曉棠再開口,便先說道:
是以雷俊常常參悟,漸漸開始有一些思路。
倒是北疆大黑山那邊……雷俊沉吟不語。
但大道至簡又包羅萬千,其中便可能存在更深入更清晰更分門彆類的闡釋。
天師府這邊大多數時候充當向導的人也是上官宏,雷俊更多是陪同,偶然才說上幾句。
雷俊頷首。
今日事,雷俊適逢其會。
當然,仍要被壽數影響。
這動靜之衡雖然可以在虛幻之間變化,同時遊走於人的血肉和神魂之間,但其整體是偏向於血肉之實。
雷俊平靜搖頭。
雷俊:“我之前查閱典籍,與陰陽聖體意境相近的仙體,曆史上曾經有出現過,名為兩儀仙體。”
作為黃天道目前唯一的八重天高手,真要有人犧牲也不會是太平道人來犧牲。
早先禦醫診察時如此。
潯安王張穆站在一旁,看著光彩耀眼,風姿更佳的唐曉棠、楚羽二人,心中不禁暗自感慨。
一個須發皆白的紅袍老道,來到身著紫色道袍的趙宗傑身後:“龍虎山那邊來消息了,被唐廷和山上那些外道逆徒識破,對方當下正在追查。”
一種被搶班奪權的感覺,在張穆心中油然而生,卻無憤怒感,更多的是無奈。
但相關事態特殊,龍虎山上下和東宮一行人都不得不提高警惕。
天師坐鎮,比當前其他護衛方式都好使。
孟少傑看著那動靜之衡出神,沒有第一時間回答。
在楚羽、張穆護送下,東宮一行下了龍虎山,開始北返回京。
孟少傑深吸一口氣:“謝雷長老提點。”
這也就難怪有不少聲音懷疑,孟少傑是當朝天子往東宮摻的砂子,是女皇進一步扶持庶民勢力的手段。
但久無動靜的太平道人,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早先龍虎山上同樣長時間閉關的前代天師李清風。
早先京城新開學宮遭受衝擊。
修行者的盛世仿佛要來臨。
到了第二日,已經重新精神煥發的孟少傑,隨東宮其他人一起再次遊山。
於是京中接到稟報後,楚羽第一時間出京,趕來龍虎山。
窺探潛伏者,規模有限。
雷俊邀對方落座:“王爺請息怒,些許跳梁小醜,不可能成事。”
“趙師弟……”
其中之隱秘,便是黃天道內,也隻有極少數人知曉。
壽命。
正常情況下,這個勢頭都是不可逆的,且將加劇。
正拜這新開宗壇所賜,黃天道才能在脫離龍虎山後立穩腳跟,不至於被符籙派祖庭龍虎山上的萬法宗壇封禁傳承法籙、靈符。
孟少傑忙行禮:“不敢當,不敢當,是學生今日給雷長老添麻煩了。”
頓了頓後,他輕聲問道:“齊師弟那邊,傷勢似已無大礙,隻是不知掌門那邊?”
楚羽笑笑:“天地靈氣潮湧,我們修行者都受裨益。”
不被雷俊撞見,將來也可能被其他人看破,倒不是注定他孟少傑會一直懵懵懂懂修練到關鍵時刻,渡大境界與大境界間天塹劫難時,結果因為這動靜之衡而身死。
消息亦在第一時間回稟京城。
聞聽此言,雷俊的眉毛微微聳動。
唐廷帝室同天師府聯合,針對黃天道展開又一次嚴厲的清剿。
雷俊沒有打斷對方,隻靜靜聽著。
…………
掌門師姐,該說你是特彆有數,還是特彆沒數……楚昆眼觀鼻鼻觀心,靜坐一旁不出聲。
孟少傑長籲一口氣,然後說道:“若非雷長老今日幫助與指點,這動靜之衡於學生而言,便非機緣,而是場禍患,此物於學生體內一進一出,該算是易主了,往後如何,理應由雷長老您處置。”
唐曉棠年歲就不說了。
太子張徽見孟少傑無大礙的模樣,先鬆口氣,然後笑道:“雷長老妙手回春,少傑看起來精神比先前好多了。”
有朝一日,忽然開竅,則可能接下來在較短時間內,修為突飛猛進,日行千裡,遠快過其他人,將之間蹉跎的時光追回。
世間兩相者,某種程度上來說都可以用陰陽代之,動靜亦如是。
“殿下受驚。”楚羽同潯安王張穆與太子張徽見禮。
趙宗傑達到了他個人在宗門內權勢的巔峰。
他揣摩這動靜之衡後,同唐曉棠有相同看法。
二人一起出了靜室。
其後太平道人閉關養傷,一直未曾出關。
“嗯,是叫兩儀仙體,不過不是陰陽聖體提升而成,所以陰陽聖體如何蛻變為兩儀仙體,沒有前例可循。”
打發了楚羽、張穆等人,她目光閃爍,躍躍欲試的模樣比先前更明顯。
這一日行程被半途打斷,眾人索性各自回房歇息。
但他麵上沒有怒容,亦未訓斥老道士。
能不能有機會達到是一回事,但雷某人早就惦記上了。
孟少傑畢竟還年輕。
從孟少傑那裡得來的動靜之衡,雷俊與唐曉棠一起參研過。
至少,這個場合下不適合說這種話……
一座海圖未標注的小島上,看起來荒涼原始,沒有人煙。
越是年輕,越是天資卓絕者,便越可享受其中益處。
那一頁天書,同樣闡釋天地萬物陰陽造化道理。
唐曉棠一擺手:“那不重要。”
而動靜之衡的主要道理意境,則在於一個“變”字。
而是一方麵源於對雷俊的感激,另一方麵則心中……悵然。
宗壇幫黃天道立足至今,但其本為人所化,便要麵臨和人一樣的難題。
…………
還有比他們成名都更早的龍虎山許元貞。
再加上那位身化宗壇的黃天宿老原本的年歲,隨著時間推移,黃天宗壇不可避免迎來衰弱與虛弱。
這個年輕書生,雖然還談不上寵辱不驚,但相較於其年齡閱曆,心性已經可算穩健。
可真給他機緣巧合下得到動靜之衡,情況好像又不是那麼一回事……
如今黃天道碩果僅存的上三天長老之一趙宗傑,正在島上,遙望宗壇,沉默不語。
出了如此事件,雖然隻是一點小風波,但京城方麵同樣重視,馬上派人前來。
時至今日,大體可以分成齊碩與趙宗傑兩派。
雷俊早先成就陰陽聖體後,就專門在敕書閣查閱過各種古籍。
雷俊見狀,便不開口,靜靜坐在一旁。
他向趙宗傑行禮後退下。
孟少傑順著他的話往下說:“天師神通廣大,得道高真,學生敬仰不已,隻是不敢打擾天師靜修,無法當麵道謝,實在慚愧。”
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雖說天師府當前以休養生息為重,但東宮駕臨期間,黃天道來這麼一出,天師府自不會無動於衷。
雷俊此刻亦不矯情,平靜收起動靜之衡:“便算你我今日結下一重善緣。”
現在,有黃天道反賊意圖對東宮不軌,不論事態大小,影響都極端惡劣。
若他天資過人有所長也就罷了,偏偏論天賦、實力看上去也是所有人中最平凡的。
潯安王張穆聞言,目光亦是一凝:“江州林……”
孟少傑的心思,他大致可以把握到一些。
孟少傑此刻心情其實遠比他麵上來得複雜,因為麵對還談不上熟悉的雷俊,他心懷激蕩下,仍有一些真實想法傾訴出來:“自身把握不住的機會,又怎能稱為機緣?”
到龍虎山後被唐曉棠一聲雷驚到,亦如此。
雖然不能確定二者早先是落在同一處異域虛空裡,但這亦是一重線索。
這期間,黃天道內其他人不斷摩擦與妥協。
上官寧當前還留在山外,繼續追查,張穆則返回龍虎山上太子張徽左右。
“寶物雖好,但如果自己沒本事的話,終究還是拿不住的。”
趙宗傑微微皺眉:“掌門仍然沒有出關。”
全部是曾經名動一時的天才俊傑,但現在都已經化作黃土。
但天地大勢衝刷下,也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掉隊,年紀大的,年紀小的,都會有……
“百年內,仍可保無憂。”趙宗傑語氣波瀾不驚。
老道士輕聲道:“但我們需要未雨綢繆啊……”
超過一定程度,那就沒有所謂大器晚成可言,唯有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從道理意境而言,與雷俊的陰陽聖體有共通之處,又互相彌補,互相增益。
林徹回來,但許元貞一直沒見人。
所以雷俊心中隱約有個猜想,故而來尋唐曉棠印證。
例如雷俊自己的陰陽聖體,便演繹陰陽交泰之變化,亦可導向純陽與純陰,隻是不如唐曉棠和那位純陰之女那般極致。
限於黃天道當前整體處境,宗壇所在不得不列為最高機密,自家內部亦少有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