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來勢洶洶(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8444 字 1個月前

第851章 來勢洶洶

國家氣象局大院內,一間簡潔明亮的會議室裡。

“李經理,我能冒昧地問一句嗎,你們拿到這些氣象信息後是怎麼獲利的?”

看吧,薑還是老的辣。

“我們並不打算靠這些氣象信息獲利,”李建昆說,“我們會每天免費推送給用戶。”

他真是這樣想的,這種事兒不好與合作方打馬虎眼。

那幾個訂閱費,不賺也罷,他有把握讓郵電係統那邊配合。

畢竟他要對抗的是摩托羅拉這種行業巨頭,BB機就是人家最先商業化的。亦如他勸誡林新甲的話——不可輕視。

聽聞此言,與會者們紛紛露出錯愕表情,接著會議室裡竊竊私語一片。

值得一提的是,被唐主任喊來的“主要負責人”,比李建昆想象中多得多,有十幾位。

“明白了,李經理是想通過這樣的免費服務,提升你們的產品競爭力,表麵看起來確實沒獲利,利益是隱性的。我曾去國外考察過,他們的市場化經濟發展得比較全麵,相對重視服務。”

兩通,兩海,方正,聯想……

他倆的皇冠車,是年前和小王的大奔、沈姑娘的大頭鞋,一道拖回京的。

不知道是誰開的,隻能說路子走寬了。

李建昆自然要兌現承諾,給她配部BB機。

他主要想看看消費者,對華電和摩托羅拉的BB機產品,互相比較之後的看法。

而現在,門臉和廣告招牌最大的,反而不是這幾家。

先提供服務,就是優勢。

樓中還有一塊大招牌:中國科學院電子研究所公司。

他微微一笑,表示默認。

“走吧。”李建昆招招手,領著周嵐往前走,前麵馬路牙子旁看不到有空位置,這邊現在開車過來都不太好找車位。

會議節奏暫緩下來,這事兒還有得談。

……

“難怪每次練車,我看著這邊路好,想過來,紅衣總不讓。”

猶記得當時看新聞,此地搞出名頭的公司,就那麼幾家:

……

周嵐的停薪留職的申請,單位已經批了,今天正式過來開工。

門頭招牌是:卓越電子科技公司。

一樓門頭上的招牌是:JK京科集團公司JK。

雙向四車道的柏油馬路上,堪稱車水馬龍,尤其在二麵臨近店鋪前麵的馬路牙子旁,各種汽車和一腳踹停靠著,排成兩條長龍。

走進店鋪,裡麵正好有撥客人在挑選BB機,櫃台後麵的銷售員還蠻熱情,有一名姑娘走過來,想要接待李建昆二人。

他含笑婉拒,表示自己先看看。

“是哪家嗎?”周嵐指向斜對麵。

而包含這些大樓在內,所有樓宇的底部、頂部,甚至是中間位置,綴滿令人眼花繚亂的各色廣告招牌。

這些氣象人雖然沒做過買賣,但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其中臥虎藏龍啊,李建昆心想。

如果說“大頭鞋”是她的夢中情車,那麼這輛七代皇冠轎車,簡直是人生理想。

實則注意力在那撥扒在櫃台上的真·客戶身上,兩男一女,其中一對是情侶,另一個是買主的馬仔。

所幸,李建昆也沒指望能買斷。

這一條大街上,超過五層的大樓就超過十幢。

車是金彪的,李建昆借來開開,他和陳亞軍去東北找鐘靈碰頭了,車放在他海澱小鎮的家裡,閒著也是閒著。

啪!

車門打開,周嵐念念不舍地離開駕駛座,並將車鑰匙交還給從副駕駛座下來的李建昆。

這還是他第一次看到自家產品和摩托羅拉同店銷售。

從翻領皮夾克配牛仔喇叭褲的造型上看,應該是個體戶。

首都郵電局在這兒也設有專賣通訊設備的門市部,顯然看中了此地的電子商品紮堆效應,李建昆去中關村科技大樓要路過這家門市部,和門市部的趙經理已是熟人。

哼哈二將以前沒車的時候,每年春節便惦念著把李建昆的那輛六代皇冠弄來京城嘚瑟,如今各自有車,神也無法阻擋他們。

李建昆常過來,對於中關村發展成如今的規模,沒啥太大感覺,但是可以確定一點:上輩子同一時期,中關村電子一條街,肯定沒有這麼繁華。

有家叫“京科集團公司”的企業,獨占一幢三層大樓,樓頂的招牌是:京科集團。

“李經理提出的買斷,隻怕不合適,據我所知,現在市麵上的傳呼機品牌不止你們一家,也有一些國際品牌陸續進入我國。而你們又有合資背景,倘若我們讓你們買斷,會不會給到其他品牌商一種‘不正當競爭’的感覺呢?那樣對於我們改開的大方針,是不利的。”

廣告牌下方還有兩個醒目的標識:藝術字體的華電、MOTOROLA。

李建昆眼神掃過去,不由得微微一怔,這是一家新店麵,門外打著廣告牌:專業銷售傳呼機。

周嵐掃視著街道二麵的繁華景象,早聽說中關村這幾年發展迅猛,似乎已成為高科技商品的集散地,今天算是見識到。

李建昆搖搖頭:“走,看看去。”

“華電牌的我知道,我身邊的哥們兒都用這牌子,這個摩托……不是,它一個BB機乾嘛要叫摩托?”

買主一臉費解。

“不是摩托,是摩托羅拉,跟一腳踹沒關係,英文直譯過來音重了而已。”

接待他們的男銷售解釋,或許不是銷售員,而是店長或經理啥的,穿一件黑呢子大衣。

“你的意思是,這個摩托羅拉比華電的好?”買主問。

“那當然,摩托羅拉可是美國大牌。”

“華電也……”

“華電是合資品牌,在特區造的。”

李建昆聽不下去了,必須得承認的是,在這年頭的普遍觀念中,進口的要比國產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