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有人要搞大事(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7750 字 1個月前

第814章 有人要搞大事

窈窕俊俏的行政部小姐姐,送來茶水、果盤和點心後,侍候在一旁,很想在這間休息室裡多待會兒。

她現在的際遇,整個港城都不會有幾人經曆過。

瞧瞧奢華的歐式沙發旁圍坐著的人:

自家集團公司幕後的大老板,不知哪兒傳來的消息,說他還未婚,姐妹們私底下稱他為全港最大的鑽石王老五。

環球集團主席,包船王。

長江實業主席,李佳成。

東方海外主席,董船王,以及他的大兒子。這位老船王年事已高,身子骨明顯不太健朗,走路需要人攙扶。

“出去吧。”可惜,自家大老板對她揮揮手,小姐姐失落的同時,倒也有幾分欣喜,至少大老板剛認真看過她一眼。

“建昆,不得不說,還是你命硬啊。”李佳成無限唏噓,這才幾天時間?陳慶鬆掛了。

那可是大師嚴厲告誡,命中帶煞,誰招惹誰倒黴的家夥。

李建昆生怕他們多問,有些事兒瞞得住彆人,瞞不過他們,比如他派人橫掃陳慶鬆在港城的幾處老巢,遂岔開話題,打趣問:

同時,隨著昆竹集團和華強太古集團市值的暴漲,港城各大財經媒體紛紛推算過“昆蘭”幕後BOSS,也就是李建昆的身家——

他這麼稱呼還真不是開玩笑。

沒有任何人能拿出比他更多的現金流。

“港燈!”李佳成拱手說,“懇請各位大佬高抬貴手。”

李建昆和招商局所有的昆蘭投資公司,絕對控股百分之六十五。

“眼下萬事俱備,要不要合計一下,各位看中哪些公司,報出來聽聽,咱們彆自己人打自己人。”

但,遠比上昆蘭投資。

這事兒不是他瞎咧咧,包玉鋼也清楚。

現在,昆蘭投資對華強太古集團的控股比例,下降到百分之五十一。兩大船王和李佳成的持股比例同比下降,也融資不少。

包董二位船王比他有錢有勢,這是世人皆知的事。

李建昆已經和招商局達成協議,融資出來的錢,先不分,暫時借給他投資。

而李建昆現在比包董二位船王還要有錢,至少現金更充裕。兩位船王的集團公司早上市了,即使想籌措資金,也沒有推動一家頂流的集團公司上市來得快。

誠然,華強太古集團他們都是大股東,也占有股份。

這些融出來的錢,加上昆竹集團融的錢,再加李建昆原本籌集的和自有資金,他現在手上握有將近一百五十億港幣現金。

睥睨全港。

董船王占股百分之十五。

切確的數目是:一百四十七億八千萬。零頭不計。

不過在未上市融資之前,包船王和李佳成的占股比例是百分之十。

董浩芸哈哈一笑,心裡自有一股得意,那種“人愚我知”的嘚瑟勁。他想,狗屁的大師,再厲害的大師,能抵得上建昆逆天改命的手段?

他到現在還對建昆的身世一無所知,也不敢查。料想建昆曾經絕對有超乎想象的神奇際遇。

當然,他還欠在座的三家勢力,三十億港幣。不打算現在還,已經說好,抄完這次底再說。

兩百億港幣。

與包董二位船王平分秋色。

對此,李建昆不是很認可。

彆說這些財經媒體搞不清他到底有多少錢,對於包董二位船王他們同樣自以為是。要知道,這二位可不僅僅在港城有資產。

超級富豪會讓媒體探清的,永遠隻是冰山一角。

像李建昆,他在大陸和拉斯維加斯,不一樣有資產?甚至沒幾個人知道,他在港城還有家電子公司和一家冰箱廠。

真想把包董二位船王擼掉,成為港城首富,在李建昆看來,還得看眼下這次千載難逢的抄底機遇。

“你個建昆啊,現在就開始分蛋糕?”包玉鋼笑罵,繼而收斂笑容,正色說,“這事兒隻怕還得等等,據可靠的消息稱,英資可不打算束手就擒。”

“哦?”李建昆側耳聆聽。

他知道前世中英聯合申明宣布之後,日不過帝國從港城卷走了一萬億英鎊,但具體都通過了哪些手段,上輩子不是研究經濟的他並不是太清楚。

“怎麼,他們還能翻出什麼浪花?”董浩芸撇撇嘴。

當下時間已至十二月中旬,即將在內地首都召開的那場會議,世人皆知,萬眾矚目。

通過持續兩年多的談判中顯露出的諸多細節,主流的觀點都不太看好日不落帝國。

即使英倫佬自己都明白,港城回歸大抵上已成定局。

包玉鋼是彙豐股東,與英資走的相對較近,他緩緩說道:“幾大英資財團正在招兵買馬,糾集在港城的英商們,打算做空港股。”

“什麼?!”董家父子和李佳成,齊齊大驚失色。

雖然說港城回歸大局已定,但從經濟原理上講,大量英企撤離,英資逃逸,勢必會引發經濟動蕩,港股下跌似乎也是定局。

事實上,李建昆前一陣兒要推動昆竹集團和華強太古集團上市時,他們都提出過反對意見,認為不合時宜。

奈何反對無效。

昆竹集團,李建昆加上黃茵竹,那都不是絕對控股,占股比例超過百分之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