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清醒的記者 與美都子的晚餐(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7917 字 1個月前

第794章 清醒的記者 與美都子的晚餐

薛誌文是吉省省報駐春城的記者,在崗三年多,單位在春城也給他安排了一個宿舍,媳婦兒和女兒都在這邊。

他見證了君子蘭在春城,從文雅人士的喜好,到受到全民追捧,再到現在使這座城市陷入瘋狂的全過程。

他在春城臨時的家,或許是現在全市窗台上唯一沒有君子蘭的。

薛誌文始終認為,一種也沒有瀕臨絕跡的花草,其價值超過錨定貨幣的黃金,是一件極其匪夷所思的事。

也是一件極不正常的事。

而比起這些,他更不願意看到自己的第二個家鄉,往後還不知道要待多久的城市——或許到退休,就此沉淪下去。

現在還哪有人哪有企業,心思放在正經工作上,人們的心全掉進了那片綠色的泥沼中,無法自拔。

為此,他寫了多篇富有警示性的文章。

然而或許是因為水平有限,一直沒有取得太大成效。

“念過大學。”

“在哪兒吃晚飯?”

李建昆提議的弄幾篇新聞,給君子蘭降降溫的點子,正是他所想,也正是他在做的事。兩人可謂一拍即合。

“問題是——”薛誌文有些苦惱地說,“這事兒我不是沒乾,根本沒什麼成效呀。”

李建昆頓了頓,從兜裡取出幾張信紙,攤開,遞過去。“這是我寫的幾篇稿子,您過過目,看能不能做個參考。”

薛誌文的眼睛都有些泛紅,他想到,為什麼無論身在怎樣糟糕的環境中,我們對社會仍抱有憧憬?正因為有這樣的好同誌啊!

在薛誌文心中,李建昆的身影變得無限高大,差不多上升到和周樹人一個層次。

今兒的美都子有些不太一樣,極儘熱情和討好,圍著李建昆轉圈圈,像小迷妹似的,這使得李建昆臉色稍霽。“有事說事。”

“價錢好商量?”

“難怪……”薛誌文繼續把注意力投入手中震耳發聵的文字中。

“李同誌,謝謝謝謝,這幾篇稿子價值難以估量,還望您見個諒,我拿不出太多錢,我隻能把最後得到的稿費全給您。我先付您一部分吧。”

“是這樣的,我們會社對李桑您手上的君子蘭很感興趣,不知道您能不能勻給我們,價錢好商量……”

“李桑,我能邀請您共進晚餐嗎?”

“不是準備關門歇業了嗎,怎麼會沒空呢?”

“你說。”

這幾篇稿子如果全部見報,說不定真能澆滅君子蘭的瘋狂。

“聽口音李同誌不是我們東北人,不知道在這邊是?我以後上哪兒去找您呢?”薛誌文決心交這個朋友。

薛誌文捧起信紙,認真研讀起來,黑框眼鏡後的眼睛越來越亮。“冒昧地問下,李同誌你什麼學曆啊?”

“也不用!”李建昆摸摸鼻尖,有些慚愧。

“難得這個城市裡還有腦子清明的人。”薛誌文感慨著說。

“嗯嗯!”

薛誌文欣喜,他敢保證這篇稿子發出去,絕對能給不少膜拜君子蘭的人,當頭一棒。

他揚揚手上的紅線信紙,感覺匪夷所思,這些稿子倘若建功,君子蘭的價格不得直線下降?

這事兒確實不太好解釋,李建昆隻能說自己看透了,準備收手。

——

李建昆沒有想到的是,那個“沒肚子”又找上門來。

“沒空。”

李建昆聽著聽著,詫異看她一眼:“你想買我的蘭花?”

鬱金香事件的結果是:鬱金香價格全麵崩盤,難以計數的投資者血本無歸,社會經濟好些年都沒緩過來。

瞎!

薛誌文一臉愕然:“你也是在這邊搗騰君子蘭的?那你還寫這些稿子。”

他現在脾氣可不好,每晚回到賓館,看到林雲和艾菲等人期待的眼神,心裡十分難受。搞煩他,真讓這妞變成有肚子!

李建昆對他的觀感也蠻好,難得的清明人,難得的仍懷揣著革命熱血的好同誌,想想後,打算以誠相待:“萬寶街的喜樂花店吧,我不會在春城長待,最近一陣兒會在那兒。”

如果說他寫的稿子是小學生作文,那麼手上這幾篇稿子,就是經典名著。

“嗯嗯!”

看到薛誌文從一隻磨破皮的黑色公文包裡掏錢,李建昆一臉錯愕,他還準備給對方一些酬勞呢,遂連連擺手,打死不要。

美都子:“……”

“我說句實在話,您彆生氣。”李建昆道。

“您的那些文章我看過,內容和觀點太浮於表麵,文筆和措辭也不犀利,達不到會發人深省的程度。”

文筆言簡意賅,通過講故事的敘事方式,引經據典,比如第一篇稿子,講了一個十七世紀荷蘭鬱金香的真實曆史事件,文章最後留了個開放性的結尾,讓人不由自主想到:

這不是和現在春城君子蘭的情況一模一樣嗎?

這使得薛誌文十分感動,由衷道:“李同誌,您這才是真正的不求回報,社會主義四化好青年。那這樣吧,文章署名用您的,不知您全名是?”

一間沿街的國營飯館裡,李建昆和薛誌文在靠窗的一張餐桌旁相對而坐。

有理有據地暗示了君子蘭的明天。

永春賓館是一家涉外賓館,薛誌文未必進得去。

富貴兄弟坐在隔壁的一張桌子旁。李建昆現在在春城的身份,也算不上絕對安全,富貴兄弟幾乎形影不離。

這正是李建昆找到薛誌文的原因。

對於李建昆來說,小日子找上門買花,這買賣倒是可以談談。坑他們咱是真沒心理壓力,尤其是在這片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