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毫無風險的模式(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6645 字 1個月前

第741章 毫無風險的模式

大腦門三人被李建昆的口氣驚到不行,這裡麵有兩個點:

一,對方不怕他們兌多,反而怕他們兌少,好像少了沒搞頭一樣。

二,對方手中的外彙資源非常豐厚,似乎根本兌不完。

普通人或許很難理解他們的震驚,但島上正在和他們乾一樣事的人或單位,卻完全能夠理解,看看他們之前是怎麼淘換外彙的就知道,目前攏共有三條渠道:

其一是最常見的途徑,黑市淘換。

是的,他們連這種渠道都沒放過,島上在外有很多僑民,他們大多還有親屬在島上,偶爾會寄一些外彙回來。這些僑民逢年過節時也可能返鄉,帶著外彙回來花銷。另外,他們甚至有針對性地上門找到那些有僑民親戚的島民,讓他們幫忙聯係,儘可能的搞回一些外彙。

其二是有大背景的倒爺。

這類人背後往往有至少一家大型國營外貿公司,他們是整個國家掌握外彙留成資源最豐富的單位。南方沿海現在經濟發展如火如荼,隔三差五總會出現幾個這樣的人,島上的財富契機當下又是南方區域內最好的,將更多類似的倒爺吸引過來。

這樣的人但凡一出現,立馬會遭遇“圍攻”,成為各單位和汽車銷售公司的座上賓,當爺爺供起來,而他們則是孫子。

李建昆心頭一樂,不愧是一九八四年的瓊島,在其他地區,黑市彙率雖然也能達到1:4,但少不了一番口水。

這樣所需要的人民幣,他們現在是不夠的,遠遠不夠,但他相信可以活動到,尤其是當消息放出去,說他們談妥了五百萬外彙的資源後。

現在島上雖然常有外彙倒爺駐留,但其實多半手上已經沒有現成的資源,做的是往後的生意,先預訂,是個沒準的事。

而現在,突然冒出一群人,手一攤,一副“兌的外彙量小了我還沒興趣”的架勢,你讓他們如何能不驚?

“沒問題。”李建昆微微一笑,這高低還算個單,在他的“先做成幾個好活兒撐場子”的計劃之內。“彙率呢,你們報什麼比例?”

行政區派遣代表人員,去各地區直接找大衙門磋商遊說,以合適的彙率兌換來外彙,再統一分配給區內有需要的單位和公司。

然而即使這樣,外彙倒爺們依然是香餑餑,無數人巴結和討好。

這是另一個問題,兌換數額再高,彙率太低,對己方而言也沒有意義。

“我們兌得多呀,總該給點優惠吧?”

大腦門與左右二人眼神交流一番後,回話道:“1:4.2。”

這是目前最主要的外彙來源。

“低了。”

他不遮不掩地說,辛苦跑這一趟,就是為了賺錢。

問題是,外彙倒爺們手上的資源其實也有限,通常都是安排出一單的固定數額,兌完就沒有了,下一單得等。

眼下這千載難逢的機遇誰願意錯過?

再難再累還得弄。

然而粥少僧多,得活動,得搶,最後大概率還無法分配到滿意的份額。

其三不能對外講,是行政區的動作。

“這話說的,我給你們兌得多,你們不應該表示感謝嗎,還跟我壓價?”

有外彙,就能倒車,車倒過來,不愁賣。債主不必擔心他們還不起錢。

“那就兌五百萬美金!”大腦門牙一咬說。

可以說,因為外彙這檔子事,他們這些單位和公司都弄得精疲力儘、心力交瘁,但是沒有又不行,進口汽車必須使用外彙。

大腦門三人:“……”

李建昆上島後可半點沒閒著,天天在外麵晃蕩做什麼?各種打聽對於這項倒彙生意有益的消息,彙率他自然也沒忘記。

不過由於上島的時間尚短,目前了解的還不是很透徹。這與大筆交易的彙率都算機密,沒人願意輕易透露,以及黑市彙率十分混亂,也脫不開關係。

“那你說多少?”

“彙率應該你們來開。這麼跟你說吧,我們要做的不是你們一筆生意,而外彙資源終究是有限的,我們肯定要爭取利益最大化。說白了,伱們開的彙率合適,這筆買賣咱們就做,不合適……買賣不在情誼在,說不定下次還有機會合作。”

冉姿化身奉茶小妹,安靜坐在一旁,但雙眼和兩耳都沒閒著,李總的言行舉止全在感官中,學到不少東西,比如那份從容,那份完全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她猜想李總肯定經曆過不少商務談判。

而這些寶貴的經驗,正是她所稀缺的。

“1:4.3。”

“低了。”

“1:4.4,這是我們能出的最高價!”

冉姿望著大腦門險些拍桌而起的激動態度,尋思李總應該鬆口了,畢竟對方已加碼三次,而官方吊牌彙率還不到1:2.4。

“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