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業務二組(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7976 字 1個月前

第735章 業務二組

七月二十二日,大暑。

華強太古銀行分行,在距離上埠工業區不遠的福田中心街區,正式開業。

有意思的是,這條路叫作“華強路”,後世大名鼎鼎的華強北,是從它的主乾道上延伸出去的一條岔路。

華強太古銀行開在華強路,隱隱之中似乎形成了某種廣告效應。

開業當天,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極具嶺南特色的舞獅表演,吸引來不少群眾圍觀,隨後又迎來了兩大撥客戶組團登門,相較於開在羅湖的南洋銀行當年開業時客戶稀缺的場麵,不知熱鬨多少倍。

第一撥客戶是以華電公司為首的、特區合資企業代表所組成的團體,據在場知情人士透露,這些企業或多或少都與華電公司有關係,有幾家電子廠是華電牌傳呼機的零配件供應商。

自從投資上億外彙建設產業園後,華電已是特區數一數二的大公司。

第二撥客戶是以招商局為首的、特區國資企業代表所組成的團體,他們雖然不如合資企業代表團財大氣粗,但勝在數量多,幾乎特區內點得出名字的國資企業,都派來代表,高低都帶來了些業務意思一下。

這明顯是早有計劃的安排,兩大商界力挺華強太古銀行。

讓人不得不感慨其背景之硬實,底蘊之深厚。

出於多重考慮,李建昆並未出席開業剪彩。

受這兩大團體的帶動,開業當天銀行櫃台前便排起長隊。對於許多身在福田的、乾個體戶發了財的人而言,把錢存在一個安全可靠的地方,過去一直是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南洋銀行雖然是一個選擇,但它卻在羅湖,不太方便。

工作人員們住的是銀行給他們租的民房,出行隻靠二八大杠和腿,有些人嫌棄街邊飯館的衛生條件,不得已自己燒飯,想買點柴米油鹽還得向本地居民淘換票證,要不然隻能從港城拎過來……

裡麵一組組長黃誌耀,正帶領著他的組員們,忙著對各項貸款申請進行風險評估和授信審批,大家說話用喊,走路用跑。

港城的物價逐年上漲,生活壓力是越來越大了。

“冉姐,怎麼搞呀,到現在還不給我們派活兒,特地跑來大陸工作,我可不想隻拿那份底薪。”有組員抱怨說,雖說底薪也不低,但誰不想多掙些?

晌午時分,華強太古銀行福田支行由八扇門麵房合並而成的銀行內部,業務二組的組長冉姿,踱步在廊道上,目光左右打量著,無論是隸屬於哪個部門的辦公室裡,都忙碌異常,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

隨後幾日,特區華強太古銀行傳來的喜訊不斷:

福田的這家華強太古銀行的出現,對他們來說無異於久旱盼甘霖,它既是家外資銀行,又有大型國資企業和合資企業的力挺,讓人很是放心。

儲蓄額三天破億!

五日內發放貸款額超過千萬!

“怎麼了阿姿,還沒給你們組安排工作?”黃誌耀發現戳在門口的冉姿,打招呼詢問。

一個其實沒睡著的組員,從辦公桌上抬起頭:“如果大家都清閒,我也沒想法,問題是現在行裡其他人都在忙業務,每天都有不錯的提成收入,隻有咱們組一點活兒不安排,這不是搞區彆對待麼?”

房間裡安安靜靜,她的六名組員各自坐在辦公室後麵,有的在喝茶看報,有的乾脆呼呼大睡,無所事事的氣氛與行裡其他區域形成鮮明對比。

不過,有一個小組的人,卻不太得勁,甚至已經鬨出不小的情緒。

在同部門的業務一組的辦公室門外,冉姿頓住腳。

後者無奈攤攤手後,沒再逗留,回到隔壁自己組的辦公室。

他們這批過來特區支行的人,八成都是光棍小年輕,打的就是趁無牽無掛的年紀,辛苦幾年,多賺一些的心思。

開局簡直不要太完美,銀行的工作人員忙碌並快樂著,業務好,意味著他們的薪資也會水漲船高,不枉他們從港城跑過來受苦。

特區現在的生活環境,與港城顯然沒有可比性。

有組員附和道:“要是隻為這個底薪,我真不會過來,當初說好的,特區這邊是新興市場,業務多,機會大,我是看中這些。現在把咱們弄過來,撂在這兒不管,算怎麼個意思嗎?”

他如今在特區也算個大名人,一旦他出現在華強太古銀行分行的剪彩儀式上,勢必會有好事者要扒拉他和華強太古銀行之間的關係,雖然未必能扒拉出什麼,但華電招聘引發的輿論餘波未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阿姿,上麵怎麼說?”一名男青年站起身問,他和冉姿年齡相當,二十四五歲的樣子,比其他幾名剛出校門不久的組員年長一兩歲,是業務二組的副組長,名叫葉修傑。

葉修傑和冉姿同期進入華強太古銀行,一起共事有些時日,自認對她還算了解,剛才見她一言不發離開辦公室,猜測她肯定是去找領導了,其實作為組長,她比任何人都急。

“說對我們有更重要的安排。”

葉修傑苦笑,還是這個說辭,然而打聽具體情況吧,又半個字不透露,也不知道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挺不靠譜的樣子。

啪!

一名男組員一拳捶在辦公桌上:“再這樣,我申請調回港城!”

冉姿望向他,好生安慰說:“阿生,彆衝動,現在經濟環境不好,能找份銀行的工作不容易。”

港城不像內地存在什麼鐵飯碗,尤其是像他們這種工作經驗不豐富的人,公司說開也就開了。

被稱呼為阿生的男組員咬了咬牙,終究沒對她說什麼氣話,對於這位一向關心他們的組長,阿生還是蠻敬重的。

冉姿有意活躍氣氛道:“下班後咱們找個地方聚一聚吧,聽說特區也有些好玩的地方,比如海上世界。”

她對組員們倒沒有任何意見,事實上看到大家因為沒有活兒乾,而感到沮喪和氣惱,她是很欣慰的,至少證明他們組裡沒有混日子的人,大家雖然年輕,但充滿了奮鬥激情。

無愧於他們“最優小組”的稱號。

是的,當初在港城進行內地業務培訓時,他們小組七人是最優秀的,天知道過來這邊後怎麼變成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