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兩份大禮(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8705 字 1個月前

第728章 兩份大禮

陳春仙的道歉申明見報後,毫無疑問成為眾矢之的,被群眾的口水所淹沒,就連此前在這件事上支持他的人,也開始口誅筆伐,並且火力最凶的就是他們。

老陳被罵得蔫頭耷腦,倒是牙一咬做出了那個令他一直很糾結的決定——從科院辭職。

科院也沒挽留,批了。

老陳傷上加傷,鬱鬱寡歡。

這日,李建昆給他送來了一份慰藉。

李建昆敲門走進辦公室,把一份資料擺在他手邊的桌麵上。陳春仙抬頭問:“什麼?”

“訂單。”

陳春仙眼前一亮,早前科協的訂貨會上收到的訂單,退的一個不剩,哪兒又冒出的訂單?他忙不迭拿起資料打量,居然還是一次性訂購五台!

他抑鬱多日的臉上,總算綻放出一抹笑容。

不過接著打量,當看清訂貨方是特區華電公司後,他又顯得興致缺缺,把手中的訂購合同扔回到桌麵上。

雖然眼前的年輕人從未講明,但他畢竟不傻,通過許多細節已經能推斷出,這家特區華電公司八成就是他的公司。

“不是……我是想說這算什麼意思,你可憐我?”對於特區華電公司,陳春仙不是沒做過了解,信息顯示隻是一家有兩個生產車間的小廠,一千來名職工,乾的是組裝電子產品的買賣,他不覺得像這樣一家工廠需要用到光刻機,而且是一下子五台。

“老陳啊,這事兒你就彆瞎操心了,咱們分工協作,你隻需要管理好華夏矽穀這個攤子,弄好光刻機研發的事業就成,伱放心,即使沒有一家單位采購你研發的光刻機,我這邊照樣能養活光刻機項目部。”

“我知道你很氣,那麼就化悲憤為動力,美日兩方現在的所作所為——解封,禁運,隨他們的意,隻因他們的技術確實還比我們領先一籌,如果有一天我們比他們領先呢?哪還輪得到他們頤氣指使?話語權將掌握在我們手中!

“老陳,你不是想乾到世界第一嗎?振作起來,咱們不僅要乾到世界第一,還要讓他們連尾燈都看不到!”

陳春仙甚至推理過創辦這樣一家公司的合理性和過程。

這才幾年時間?

陳春仙震驚地望著對麵的年輕人,即使一直高看他,顯然仍舊低估了。

“你怎麼辦到的?”

其實不難,在境外創辦一家公司,再進入內地投資,現在的政策大力歡迎,而境外的那些離岸注冊公司的騷操作,又能很好的隱藏幕後投資者的身份,隻需找個明麵上的代理人。

他還想過,這種方法遲早會被一些有野心的人所效仿。

“這算什麼?自產自銷?”

“到時你就知道了。”

“有何不可?”李建昆反問。“再說特區華電公司跟你又沒關係,五十萬一台,一分錢不會少,先支付訂金也可以。”

陳春仙怔了怔,這才回憶起他是怎麼被“拐”上研發光刻機這趟車的,對麵的小子一開始就有一個發展芯片事業的宏偉計劃。

顯而易見他猜對了,未來這類由內地人搗鼓出來的合資公司,在南方的經濟特區內,不說多如牛毛吧,也並不罕見。

“你這家夥,還賣什麼關子!”陳春仙從座位上跳起,張牙舞爪,從他的表情中李建昆知道,老陳緩過來了。

——

“阿妍?”

李建昆翻個白眼道:“那邊是真要用,去年年末時和特區談妥,批了一千畝的地皮,準備建設芯片產業園,第一期工程中的研究院和芯片廠已經在建……怎麼你以為我以前跟你談的那些話都是放屁嗎?”

陳春仙身上的頹氣消散大半,心頭熱血激蕩,眨眨眼問:“兩份大禮?一份是引進美日的技術,那另一份呢?”

“你彆自作多情行嗎?”

一千畝地皮建產業園?鵬城特區攏共才多大麵積?這樣一個產業園又需要動用多少資金……難以想象。

他真的在兌現。

李建昆頓了頓,繼續說道:“而且接下來我還要送你兩份大禮,助你在光刻機研發的事業上如虎添翼,爭取早日實現超車。

“主人,是我。”電話那頭傳來柳婧妍清脆的聲音。

李建昆站在海澱郵電局的2號電話亭內,用比之前排在他前麵的那位大哥淡定得多的語氣,布置著一項後麵排隊的人倘若聽見,肯定會驚掉下巴的計劃:

“你馬上組織一個團隊,由芯片領域的技術專家和商務談判專家組成,準備一下,等內地的一位光刻機領域的專家過來後,一起赴美。”

“做什麼呢?”

“采購能采購到的一切光刻機、乃至芯片領域的尖端設備、儀器和技術。”

“他們能賣?”

李建昆把美日即將對大陸解運光刻機技術的事,詳儘講了一遍,柳婧妍安靜聽完,思忖著說:“隻怕到時會多出很多不宜出售的‘核心技術’。”

“這是不可避免的事,但也彆抱著太消極的想法,未必。老美那邊是真正的金錢社會,而資本家逐利是天性,以前禁運,有些公司想做這樣的買賣都沒辦法,現在開放了,荷包還沒鼓囊囊的那些家夥哪管這麼多?你們過去後低調行事,價錢可以高點,隻要是真正先進的技術。”

“明白了。我們會低調地多接觸一些相關公司和相關負責人,能挖到一個‘核心技術’是一個,到手後立馬安排運回來,保不齊最後湊湊還挺可觀。”柳婧妍不懷好意地笑了笑,不過聲音仍然悅耳。

“聰明!”李建昆爽朗大笑。

當然,事情肯定沒有那麼好辦,這隻是比較樂觀的想法,不過柳婧妍已經是他麾下最擅長乾這類事的人,再加上華強太古銀行的資金支持,美女加上金錢,威力應該不俗。

李建昆很期待她的滿載而歸。

——

沈紅衣沒料到李建昆竟然在上班時間,跑來京城日報社的大院找到她,以至於多半同事的表情都顯得頗為古怪——

他們可不會忘了李建昆這號人物。

可以說正因為他,以前的總編汪團結現在調到一家十八線小雜誌,據說每天捧著大茶缸子無所事事,有後來再碰見汪團結的人說,整個人消瘦了一圈,仿佛也蒼老了十歲。

楊晶晶被拘留三個月,出來後銷聲匿跡,與她一起銷聲匿跡的還有以前赫赫有名的東城楊家。

如果說沈紅衣是人見人愛的姑娘,那麼這個男青年就是人見人慫了,反正他們編輯部的人都挺慫。

“你跑過來乾什麼?”沈紅衣俏臉微紅,一溜煙把李建昆拽到樓下,躲在屋簷底下還在四處觀察,生怕被同事看見,像隻偷腥的小貓。

“我不能來看看你?”李建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