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小妹轉學記(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8926 字 1個月前

第719章 小妹轉學記

其實李建昆很清楚小妹不是塊讀書的料,至少吃不了知識文化這碗飯,但老母親特地從老家過來陪著她念書,自己包括家人也總希望她能多學些文化,關於小妹念高中這件事,還是不能馬虎。

再者說,學風比較好,管理比較嚴格的那種高中,肯定也是一流學校。

首都的教育資源紮堆在海澱,海澱當下也擁有一批全首都、乃至全國最好的高中,譬如: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華附中、首師大附中、一十學校,一零一中學等。

李建昆的目標,便在這些第一梯隊的高中裡麵,無論哪所都不錯,不過出於個人情感因素考量,他無疑更傾向於北大附中。

要說此事如果能請動他的導師出麵,問題應該不大,不過他思慮再三還是放棄了,倒不是沒把握請動扛把子,主要考慮到扛把子的性情,當年為壯壯上學的事,他已經破天荒動用了關係,李建昆不想再讓他老人家去乾不喜的事。

這日晌午,李建昆隻身來到北大附中。

打著“有重要事要找學校領導”的說辭,又出示了北大研究生畢業證,在教務樓裡結識到一位姓陳的主任,不過這位陳主任是管後勤的,感覺不太對路,李建昆又委婉地表示想見見更上麵的領導。

“李同誌,到底是什麼重要事啊?”陳主任十分客氣,雖然還沒聊開,但用屁股想都知道七七屆北大研究生,畢業後豈能沒個好前程?

職務和級彆應該要比他這種高中主任高得多。

“看。”譚副校長向下首的陳主任抬抬手,後者趕忙附和幾句,隻差沒有把李建昆誇上天。

“站在我這邊來講,是件私事,不過對於貴校而言,又是件公事。我是受家中一位華僑身份的長輩所托。”李建昆回話道。

陳主任倒來一杯綠茶後,並沒有走,湊在旁邊坐下,對李建昆的來意也挺感興趣。

“是這樣的譚副校長,我屬於港資這一方,本身沒有行政級彆。”

“譚副校長,來了位客人,北大七七級經濟係的研究生……”

“我、沒接受分配。”

“咚咚咚!”

“進!”

陳主任:“???”

“七七級的研究生了不得啊,記得那年研究生錄取計劃還沒有正式實施,你們這一批都屬於特錄,人才中的人才,李同誌是哪個省的狀元?”譚副校長含笑搭話。

譚副校長:“!!!”

“不對呀!你這樣的人才怎麼會沒有行政級彆呢?我聽聞當年的研究生畢業分配後,至少也是正科起步,往事不堪回首啊,恰逢人才斷代,各機關單位搶著要。”譚副校長驚訝,旁邊的陳主任也瞪大眼睛。

“來來,李同誌,沙發上坐。小陳,倒茶。”他五旬左右,喊四十上下的陳主任“小陳”,沒有毛病。

李建昆心頭叫苦不迭,但要讓他為這個事去騙人,他又有些辦不到。

“喲,去這麼遠。”譚副校長應該是個求知欲很強的人,又對合資企業這種新鮮事物不甚了解,緊接著連連發問。

李建昆正欲開口談正事,哪知譚副校長寒暄之意未儘,率先問道:“不知李同誌現在在哪裡高就?”

隨著陳主任的一番介紹,樸素簡潔的辦公室裡,紅漆五屜桌後站起一位國字臉的中年男人,顯然也不敢不拿七七級的研究生當根蔥,同時聽聞對方出自北大,譚副校長的臉上明顯多出一股親近。

如果說陳主任隻是疑惑的話,那麼譚副校長得知這個情況後,表情瞬間有了變化,那股親近感消失不見,臉上還多出幾分憤懣。

陳主任細細品味著這番話,嗅到一股好事臨門的意味,熱絡領著他來到教務樓三樓,副校長辦公室。

李建昆暗道不妙,斟酌著回話:“在特區一家合資企業。”

“浙江,文科。”其實李建昆並不想多談這個話題,拿出北大研究生畢業證,純粹隻是為了好進門。

他想:國家培養你,上大學不僅免學費,還發生活費,你學有所成不接受分配,不在亟需人才的那些崗位上發光發熱,跑去給港商做事……這是什麼行為?

由此可見,沈學山式思想的人,在這年頭真不少見。

“譚副校長,陳主任,希望你們不要誤會,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我的性格並不適合在體製內發展。但我所在的合資企業,每年都在為國家創造巨額收入,我認為為祖國的建設事業添磚加瓦,不分形式。”李建昆正色說道。

陳主任下意識頷首。

譚副校長卻不鹹不淡道:“你的工資也不低吧。”

這話讓李建昆無言以對。

他花了這麼多年都沒能改變老丈人的思維,又怎能希冀三言兩語改變眼前這位?意識到這一點後,他岔開話題,或者說把話題拉回到正軌,準備按照原計劃執行,用現實利益換個小妹的上學名額。

“兩位,我此次過來是受家中一位華僑身份的長輩所托,這位長輩打小疼愛我妹妹,心心念念想讓她接受最好的教育……”

李建昆說著,便將小妹在老家初中畢業,結業成績還算不錯,並且如今來到京城,戶口已經解決,希望來北大附中求學的事,娓娓道來。

“嗬。”譚副校長聽罷冷笑一聲,“我們學校有嚴格的招生標準,如果學生都以這樣的方式進來,豈不是全亂套了?”

陳主任卻聽出弦外之音,對方一直在提及“華僑身份的長輩”幾個字,望向李建昆擺出一副靜待下文的模樣。

“是有些不合規矩,所以我這位華僑長輩也希望能為貴校做點貢獻,貴校如果在設施方麵有什麼欠缺的話,可以……”

“不用啦!”

不待李建昆的話說完,譚副校長喝一聲打斷,手拍茶幾麵,怒聲道:“懂你意思了,說得好聽點:華僑捐贈為我們學校做貢獻,但如果真有心的話,又何必塞個學生進來?說白了不就是一場交易嗎?齷齪!肮臟!我譚某人絕不苟合!”

陳主任嘴唇翕合,欲言又止。

得,遇到個這麼正的人……李建昆不禁暗歎口氣,他感覺再待下去,譚副校長的手就不止是落在茶幾上。

索性不自討沒趣了。

李建昆站起身來,微微躬身,告辭離開。

“哼!”辦公室裡,譚副校長瞥一眼房門,火氣還未消,“看到沒有,原本一個大好的人才,非得去給資本家做事,什麼烏煙瘴氣的事都學過來!”

他如果不是對自己說話,陳主任現在真不敢貿然開口去觸黴頭,到嘴的話在腦子裡斟酌一番後,才小意說出來:

“他剛說那姑娘成績不錯,其實也不是沒有這樣的先例,那些從外省對調過來的同誌的子女,成績真不錯的那種,我們以往也收過的。

“再一個,他們那邊還能讚助一筆。譚副校長,咱們學校的資金壓力實在是太大了,每年的撥款都不夠用,您看看,圖書館這麼重要的基礎設施,申請多少年都沒有下文,為什麼不……”

“他能捐贈我們一座圖書館?”譚副校長嗤之以鼻道,“你想啥呢伱?”

“我是想說,畢竟可以談談嘛,圖書館不指望,萬一對方誠意還挺足,我們得到一個成績不錯的學生,又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教學質量,何樂而不為呢?”

“你想多了,他們能提供的捐贈如果真的很大,哪會是這種求人的口氣?”

“有沒有一種可能:他是北大學子,我們畢竟也算北大的老師,隻是出於尊重,而不是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