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這不巧了麼(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7571 字 1個月前

第716章 這不巧了麼

海澱,娘娘廟胡同,李宅。

京城三月的氣溫,對於在浙江沿海生活了大半輩子胡秀英和李蘭來說,仍然太冷了,兩人畢竟不像李雲夢這樣的年輕姑娘,沒事蹦躂蹦躂,似乎也就不覺得冷,也不像王秉權這樣的火氣旺的漢子。

來到京城小半月了,兩人貓在家裡避寒和適應,攏共也沒出過幾趟門。

王山河位於六尺巷的宅子,既大,又冷清,李蘭住了兩天不舒坦,搬到這邊來暫住一陣兒,有胡秀英這個同齡人作伴,閒來無事用家鄉話嘮嘮家常,身體的寒冷和心頭的孤寂都有所緩和。

今天日頭不錯,微風不躁。

晌午時分橘黃色的陽光灑滿小院,胡玉英和李蘭搬了馬紮坐在院裡曬太陽,兩人在老家時其實走動不多,到京城後感情極速升溫,互吐心聲,幾乎無話不談。

“姐,雖說京城這好那好的,沒過來之前也挺期待,現在來了後發現,也就那麼回事,我是真的想老家那小角落。”李蘭比胡玉英小兩歲。

“你家鎮上的水泥房賣了?”

“沒,左右是個念想。”

“那要是真想家了,也能回去過吧。”

“哎,你不了解我家老王那個人,認準的事十頭牛都拉不回來,”李蘭長歎口氣說,“他一心想著來首都乾大事業,不達目的他是不會罷休的,不過……”

“什麼?”

“好像也不太順利。跟我一樣,開始想著這樣一來能和兒子在一塊兒,首都又更大更有發展前景,這兩年總在做夢,想得太好了,到這邊人生地不熟的,哪有這麼好乾嘍。”

“他人呢?”

“這不天天在外麵晃蕩嘛,也不怕走丟了。”

“那不能,秉權哥是大能人。”胡玉英比王秉權又稍小些。

叮鈴鈴——

院外傳來車鈴聲,很快王山河帶著股興奮衝進四合院:“爸!媽!小夢!戶口的事搞定了!”

謔!

這一嗓子驚動了宅子裡所有人,胡玉英和李蘭從馬紮上站起;梁家兩口子從西廂房跑出來;正北房的門口,一個窈窕身影箭射而出,後麵跟著跑出來一個豐美的身影。

“山河哥,辦下來了?”李雲夢奔到小王跟前,驚喜詢問。

“那是,你山河哥答應伱的事還能不兌現?”

“山河哥你真厲害。”

“嘿嘿。”

王山河從黑色皮夾克內襯,摸出兩個戶口本,翻開辨彆一下後,遞給李雲夢一個。

後者細細打量過後,歡天喜地,笑出豬聲。從此以後她就是正兒八經的首都人了,在這邊讀書也不成問題,現在隻剩進校入學的事。

李雲裳從妹妹手中接過戶口本看看後,望向小王問:“花了不小代價吧?”

“嗨,不重要,辦成了就行。”雖然王山河輕描淡寫地擺手,但他如何搞定這三個戶口的事,一旦曝光,包括他在內的幾人都得遭殃。“媽,給,看看,我爸呢?”

“誰知道又去哪兒轉悠了。”李蘭接過戶口本,臉上的笑容有些牽強,隻覺得望海縣,石頭磯鎮,離自己愈發遙遠了。

說曹操曹操就到。

小王前腳剛進院,老王後腳顛著一輛兒子給買的嶄新大鳳凰,也來到四合院。得知戶口落實後,老王黝黑的臉上難得浮現出一抹笑意,這是近幾天最好的消息。

“爸,你的事有眉目了嗎?”小王問,拎來兩張馬紮,一張遞給他爸,一張塞到自己屁股底下,湊坐在親媽和乾媽的旁邊。

王秉權合上戶口本,好生放進黑呢子大衣的衣兜:“在看,還沒定下來。”

“還是辦廠?”

“嗯。”

“我看你有些準備,你有經驗的不就是農具機械和家電這兩塊嗎?”小王知道他爸有個“藏寶箱”,裡麵具體裝了什麼不知道,不過都是他爸兩年前決定進京後所做的準備。

“所以要看啊,我要看看首都這邊的市場、原材料渠道、行業現狀等等。”

“不理想?”

“像我初來乍到,有很多方麵鑽研不進去,你搞那個古玩,辦廠搞生產又沒什麼資源,隻能慢慢摸索了。”

“要是建昆在就好了,也不知道啥時候能回來。”小王問,“那你最想做什麼呢?你先跟我說說,我幫你留個心。”

王秉權砸吧著嘴說:“其實有個東西我一直想搞,賺頭很足,總體來講技術難度不算高,現在市場又亟需,政策也在向這個領域傾斜,是個大好機會。”

“什麼?”

“電冰箱。”

彆說小王大吃一驚,旁邊其他人也是一樣。電冰箱在眼下可是絕對的金貴物件,最便宜的電冰箱動輒也要上千元,普通人根本難以想象去造電冰箱,該說不說,老王是真敢想。

“技術含量不高?”小王問。

“我不是說了嘛,總體來講。電冰箱的構成不複雜,核心部件隻有幾樣東西,你爸也是搞過電器廠的人,能弄出兩三樣,難就難在最核心的一個零部件——壓縮機,據我了解國內目前能生產冰箱壓縮機的工廠屈指可數,這東西也是極度稀缺的管控物資,沒有很強的關係根本搞不到。”

王秉權頓了頓,握緊拳頭說:“如果能搞到壓縮機,我百分之百要造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