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隱情(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6907 字 1個月前

第702章 隱情

夜。

冷冽的西北風刮在山崖上,發出陣陣嗚咽。

山崖下方,村長高大才家去年掏的,準備給當兵的兒子回來結婚用的窯洞內,大磚炕上,炕桌仍然擺放著,上麵有隻昏黃的散發出刺鼻氣味的煤油燈、一瓶本地產的高粱酒、三隻白瓷酒盅,中間還有盤花生米。

與對的人一起喝酒,有沒有菜其實無傷大雅。

絕大多數年輕男人喜歡喝酒,也並非貪那杯中之欲,純粹隻為氣氛。

不過今晚倒不止花生米一個菜,李建昆把提前準備好的一個牛屎紙包,扔到炕桌上。

胡自強且不提,高進喜滿腦子問號,這裡麵裝的就是可能讓他們全縣脫貧致富的寶貝?

他在睡夢中、醒來之後,一直在幻想建昆說的行業是什麼,想過大興農業,大建工業,大搞商業,歸根結底在於一個“大”字,畢竟是一個縣城脫貧的工程,並猜想建昆應該有什麼法子同時解決他們的資金問題,要說他的腦洞已經足夠大。

但也屬實沒料到,張良計會包在一張透出油印子的牛屎紙裡,竟然是一種小吃。

高進喜不禁苦笑起來,四兩撥千斤也不是這麼個撥法吧?

現在心頭的感受,大抵上可以用一句話形容: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他無法想象動用一個縣城的資源去做某種小吃,同時全縣靠著這種小吃生存,甚至是富裕,像一個童話。

“打開看看。”李建昆示意。

“不是……建昆,做小吃這種法子放在小村莊,像我們塔溝村,實現全村致富倒是有可能,但放在一個縣城的層麵上……”

“又有何不可?”李建昆接過話茬。

高進喜沉默,他想:建昆終究沒在體製內工作過,沒有管理數十萬人口的經驗。好吧,可以理解。

李建昆似乎看出他的心思,戳戳牛屎包後,正色說道:“老高,重點不在於它是什麼屬性,小吃還是金礦,或大或小,而在於市場對它的需求有多大,如果足夠,彆說富裕一座小縣城,使一個小國家經濟變好,又有什麼不可能呢?”

“曆史上有過這種先例嗎?”

“哪需要從曆史中找?當今世界許多國家都靠一種東西支持著經濟命脈,比如東歐和中東諸國的能源,我知道你想反駁說能源和小吃無法相提並論,但本質上是一樣的道理,如果這種小吃被市場廣泛需求的話。”

有些話李建昆沒辦法說,實際上辣條在後世就是湖南某地的支柱型產業。

高進喜並不讚同他的話,卻又無法反駁,抬起手來,慢慢把牛屎紙剝開,一捧火紅的條狀物映入眼簾。

誒?

這玩意兒他認識,不是麵筋嗎?

似乎被辣子浸泡過,使得通體火紅,又用乾辣子揉搓過,讓麵筋條上掛著些許辣椒麵。

雖然是種很新鮮的吃法,甚至造就出了一種全新的小吃,但仍然改變不了它難登大雅之堂的本質。

坦率講,想靠這玩意兒讓一個縣城致富,他認為不太現實。

“嘗嘗。”

無須李建昆說,高進喜正想這麼做。

隻見他用手指撚起一根辣條放進嘴裡,細細咀嚼……

嗯?

高進喜眉梢微動,一種包含著辛辣、微甜、香料等,難以描述的複合型滋味,在味蕾中綻放,霎時間引出許多涎夜。麵筋的勁道,又使它很耐嚼,滋味可以更長時間在口腔內保留。

不得不承認,確實很好吃,高進喜黃褐色的瞳孔內泛起微微亮光。

一根吃完後,他下意識望向牛屎紙,有種很想繼續吃的衝動。

“感覺如何?”李建昆問。

“味道不錯,可是……”

“沒有可是,在果丹皮、水果糖、無花果,這些個口味很單調的小零食都能稱霸街頭的市場環境下,這玩意兒引入市場就是王炸,絕對會風靡。”

李建昆用篤定口吻說:“而且這並非最終的成品,它叫辣條,不是我發明的,我也是在國外嘗過,然後根據口味儘量做的還原,還有很大的優化提升空間,這可以請專業人士根據國人甚至是地區的口味來調配,不斷提升品質,這個行業可以長遠發展,做到很大。”

“辣條?它在國外賣得很好?”高進喜眼神又亮了一些。

“我打聽過,幾乎沒有小孩子和姑娘不喜歡,小夥子次之。”這倒不是打聽,而是實打實的後世辣條在江湖上的地位。

後世的孩子誰沒吃過辣條?

多少人逛超市時,會習慣性地拿兩包辣條扔進購物車?

連李建昆這個五九年生人,在前世還算年輕時,也有過類似的記憶:大約是在九十年代的樣子吧,印象中那會兒市麵上才有辣條,哦不,那還不是辣條,是辣皮子,很大一包,小店老板拆開散賣。

可能二毛錢一張吧,記不太清了,拿在手上撕啃著,讓寡淡無味的嘴裡霎時間充滿極為豐富的滋味,作為江浙人的他,往往會辣得連連哈氣,吐出舌頭。